[实用新型]一种内展盘式调节开关管线角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4516.3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富;沈剑标;张志超;陈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27/02;F16K4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6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展盘式 调节 开关 管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展盘式调节开关管线角阀,具体地说是一种针对PTA工况开发的具有小开度调节、全行程实现开关功能的内展盘式调节开关管线角阀,属于流体控制阀领域。
背景技术
管线角阀在PTA装置中担负着CTA、PTA浆料管线以及部分反应器、结晶器冲洗管线的控制和切断任务,该工况介质一般都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特点,并且往往是固体悬浮物、气相、液相三相共存,所以阀门经常面临易堵塞、易气蚀、强腐蚀、强冲刷的苛刻工况,故而其材质、连接方式、连接尺寸、流通能力、防气蚀能力、自清洁能力、密封性能等都成为选择此类阀门需要仔细考虑和严格要求的技术参数。管线角阀作为PTA装置中是非常重要的过程控制元件,因阀门的进出口成一定角度而得名,具有流路简单,阻力小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粘度、含有悬浮物和颗粒的介质。传统的柱塞型管线角阀只能满足单一的开关功能,但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化工装置试生产阶段;由于模拟工艺条件不可能很快达到正常状态,阀门要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小开度状态下使用且需提供调节功能,但当工艺条件正常时,又要求阀门处于全行程工作状态以满足流量要求;此时传统的柱塞型管线角阀就显得无能为力,而且柱塞阀因其柱塞直径接近阀门的公称通径,大口径柱塞角阀的密封向来都是一个技术难题。因此,选择何种结构的阀门以满足上述工况,历来都是困扰设计院和终端客户的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内展盘式调节开关管线角阀,该角阀具有小开度调节、全行程实现开关功能;动态稳定性好;便于在线维护,降低了产品维护成本;降低了阀杆与填料密封处介质泄漏,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减少了介质死区,能避免积料现象发生。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内展盘式调节开关管线角阀,包括
T型管、阀座、阀芯、角形阀体、阀杆及上盖;所述阀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定位台阶,阀座通过上端定位台阶与角形阀体相连,通过下端定位台阶与T形管相连;角形阀体、阀座、密封垫片以及T型管通过阀体螺柱、阀体螺母固定;阀杆的顶端穿过上盖伸出角形阀体;所述上盖安装在角形阀体上,导向套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上盖上;所述阀杆上依次设置有填料垫、第一填料组件、填料隔套、第二填料组件、填料压盖、防尘圈及填料压板;所述防尘圈安装在填料压盖与填料压板的中间,通过压板螺柱以及压板螺母进行预紧,并固定在上盖上;所述上盖、密封环以及角形阀体通过上盖螺柱及上盖螺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形阀体的内腔ΦD1处与阀芯上端部的ΦD2处环形面积差应比阀座的流道孔面积大1.2倍~1.5倍,以确保阀芯进行小开度调节时,阀门能提供足够的流通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形阀体进口流道与出口流道之间的夹角为45°的柱塞型阀体,以便于阀芯处于全行程开关位置时,阀门能够提供近似全通径的流通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在角形阀体内部的阀杆及阀芯由整体式锻件加工而成,为一体式组件,保证阀杆在长行程运动过程中仍能保持足够的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为内展盘式结构,阀芯下端部设有调节曲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料隔套上连接注油器,通过注油器向填料隔套中加入油脂进行润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与角形阀体之间安装密封环3,两者通过密封环密封。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阀门能实现小开度调节、全行程开关功能,完全能够满足现场工艺控制要求。
2、阀杆采用导向套顶部导向,阀门动态稳定性好。
3、角形阀体及上盖采用分体式,便于在线维护,降低了产品维护成本。
4、阀杆及阀芯构成的一体式组件,将传统的柱塞式结构改为盘式结构,减小了阀杆直径,降低了阀杆与填料密封处介质泄漏的可能性,使得阀门具有优良的密封性。
5、阀杆具有防吹出功能,提高了产品使用安全性。
6、光滑的流道设计,减少了介质死区,能避免积料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闭时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Ⅰ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小开度调节时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全行程开关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4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靠背泡沫肩部后泡沫钢丝撑型结构
- 下一篇:硬膜外麻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