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开炉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4220.1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F27D1/18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开 炉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铝合金热处理设备的部件,尤其是对需要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进行淬火工艺而采用炉门位于底部的热处理炉的双开炉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和有色金属应用技术的进步,铝合金以其独特和优越的性能,在航空、汽车、摩托车、轻工等工业部门以及建筑、五金、食品包装和医疗器械等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铝合金热处理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热处理炉产品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
铝合金热处理已发展成为金属热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铝合金热处理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是提高强度和硬度,消除压力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应力,使其获得均匀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铝合金热处理的方法很多,基本的热处理形式有淬火、时效及退火等。后者属于软化处理,目的是获得稳定和均匀的组织和优良的加工塑性。前者又称固溶处理。
众所周知,固溶热处理是提高铝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过程包括淬火和时效。
铝合金的淬火方法,一般都是把要淬火的工件置于温度比较均匀的加热炉内,将它加热到规定的淬火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使合金的组织发生变化。一些能溶入α固溶体中的合金元素(起强化作用),其溶解度随着温度提高而增加。然后将工件迅速地浸人水中冷却,把高温时的合金组织以过饱和固溶体(起硬化作用)的形式在室温下固定下来,这便是淬火的全部过程。
铝合金淬火一个技术关键问题是工件淬火转移时间必须很短,以避免淬火前其局部乃至整体温度下降。
工件从出炉到进入淬火槽的间隔称为淬火转移时间,在工件转移过程中,工件温度下降导致固溶体发生部分分解,析出粗大疏松相,产生组织偏析,从而降低时效强化效果,据分析研究,工件出炉后的温度下降5°C,可导致强度降低20%。一般淬火转换时间为7s~25s,具体视工件大小厚薄而定。
目前采用的热处理炉,其炉门设计并不合理,单向开门设计使得其开门时间过长。这样,其内经过热处理后的铝合金件,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输送进入到后续工艺的淬火槽内。而如果零件周转时间过长,很容易影响到零件之前进行的热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
因此,业界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热处理炉炉门机构,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热处理炉炉门设计不合理,导致其开门时间过长,从而影响其内的热处理件输出时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开炉门机构,其炉门打开、关闭快捷,时间短,减少其内的铝合金件从热处理炉进入下一步其他处理设备的时间,从而确保热处理件的过饱和固溶体被固定下来不分解。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开炉门机构,其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为一四边形框架;以及,炉门,所述炉门横跨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两条对边;
所述支撑机构的一条边的两端设置有变向装置;
所述炉门包括第一扇门和第二扇门,所述第一扇门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所述第二扇门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
所述双开炉门机构还包括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二扇门相连接,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一扇门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一扇门相连接,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二扇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扇门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向装置区分为第一变向部和第二变向部,所述第一变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扇门的右侧,其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二变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扇门的左侧,其包括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为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以及第四链轮相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一扇门的下端的第一传动装置经过第二链轮然后与第一链轮相啮合绕过第一链轮而与所述第二扇门下端相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扇门下端的第二传动装置经过第四链轮然后与第三链轮相啮合绕过第三链轮而与所述第一扇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机构上还设置有联轴器和同步轴,所述联轴器和同步轴与所述第三链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4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进的淬火池
- 下一篇:光刻用清洗液以及使用其的图案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