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面通道双层座椅的火车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3990.4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毛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丛军 |
主分类号: | B61D1/06 | 分类号: | B61D1/06;B61D1/04;B61D45/00;B61D2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罗莹 |
地址: | 116004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面 通道 双层 座椅 火车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是对火车车厢内部结构的改进,解决现有火车车厢定员人数较少的问题。
背景技术
一节现运行普通车箱有中间通道两边装有座椅,其中一边分2人座,另一边3人座,一排共5人座,通道宽为500mm左右,车厢内宽度2910mm左右,车厢内高度2450mm左右,前、后两排中心距为1650mm,座与座空间500mm左右,一节车厢座位定员112人。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尤其是春运、暑运高峰期,由于座位数量有限,运力不足,火车出行舒适度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针对现行普通车厢进行内部结构改造,使得车辆定员人数增加,提高火车运力及出行的舒适度。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具有双面通道双层座椅的火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在车厢内设有双层座椅,双层座椅的两侧设有立柱,并分别预留有行人通道,从底层座椅的一侧沿立柱制有纵向间隔隔板Ⅰ,纵向间隔隔板Ⅰ高于底层座椅,并与横向间隔隔板Ⅱ焊接,横向间隔隔板Ⅱ作为顶层座椅的安装面,穿过另一侧立柱,与纵向间隔隔板Ⅲ焊接,纵向间隔隔板Ⅲ的顶部与车厢内壁通过横向间隔隔板Ⅳ连接,从底层座椅所处地面,沿纵向间隔隔板Ⅰ到顶层座椅所处安装面即横向间隔隔板Ⅱ设有台阶。
所述的底层座椅及顶层座椅分别设有四个座位。
所述车厢底部与顶部,分别设有底层及顶层的行李箱。
所述的底层座椅及顶层座椅的侧面分别设有冷暖风机。
在每侧的行人通道内,车厢侧壁上设有通道侧座及折叠式桌板。
所述的车厢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顶层座椅及底层座椅所处区域的可调节换气孔,所述底层座椅所处区域的可调节换气孔底部穿过横向间隔隔板Ⅳ。
在每层座椅的底部分别安装可抽拉的行李箱,行李箱底部安装滑轮,在行李箱上安装抽拉把手。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创造针对现运行普通火车车厢,进行结构改造,普通车厢外壳长×宽×高不动,增加双排座位,节省车厢内所有空间。
一节车厢的座位由原112座提高到200座,再加上两侧通道侧座,比原座位提高了78%。对比轿车座椅地面与顶棚高1150mm,该车厢可达到地面与顶棚单层高为1220mm。改造后车厢内布局及尺寸:双面通道500mm×2=1000mm;中间4人座椅宽477.5×4=1910mm;厢内实用尺寸:1000mm+1910mm=2910mm;车厢内通道高度:1900mm。
改造后车厢布局,满足乘坐人员数量与原车卖无座号票导致通道全可以站人重量对比为不超载,比卧铺车和上加高双层车对比,重心在下,不上晃。以一节载重货车50T~60T对比重量,而客车载200人重量每人平均80kg×200人=16T+行礼包1T+车附加值5T,共计约22T左右。车厢分两边通道其中一边带有上、下台阶通道进入上台阶通道再进入座椅,该方案有效解决了普通火车运力不足,人多时,出行舒适度差的问题。并在无形中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使得火车票价降低,达到普民、惠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具有双面通道双层座椅的火车车厢内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具有双面通道双层座椅的火车车厢内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双面通道双层座椅的火车车厢,如图1、2所示,在车厢1内设有双层座椅,即底层及顶层座椅8,每层座椅8的数量根据现行火车车厢条件设置四个。在车厢1两侧,每层座椅相应的位置设置采光窗23,在双层座椅8两侧设有立柱3,并预留有行人通道,在行人通道内,车厢1侧壁上设有通道侧座10及折叠式桌板9。从底层座椅8的一侧沿立柱3制有纵向间隔隔板Ⅰ11,纵向间隔隔板Ⅰ11高于底层座椅8,并与横向间隔隔板Ⅱ2焊接,横向间隔隔板Ⅱ2作为顶层座椅8的安装面,穿过另一侧立柱3,与纵向间隔隔板Ⅲ12焊接,纵向间隔隔板Ⅲ12的顶部与车厢1内壁通过横向间隔隔板Ⅳ15连接,从底层座椅8所处地面,沿纵向间隔隔板Ⅰ11到顶层座椅8所处安装面即横向间隔隔板Ⅱ上设有台阶13,台阶13之间设有连接板14。
在车厢1顶部设有防辐射夹层24,车厢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顶层座椅及底层座椅所处区域的可调节换气孔6,底层座椅8所处区域的可调节换气孔6底部连接管穿过横向间隔隔板Ⅳ15。
在上、下层座椅8上安装把手17、调节角度按钮18,在座椅8的背部安装折叠式饭桌9,在座椅8的侧面分别设有车厢空调16。在车厢1内设有车灯5及风扇7,车厢1的底部与顶部,分别设有底层及顶层的行李箱4。在车厢1顶部安装可折叠电视21,在顶层、底层座椅8的底部分别安装可抽拉行李箱19,可抽拉行李箱19底部安装滑轮22,在可抽拉行李箱19上安装抽拉把手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丛军,未经毛丛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3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和汽车倒车辅助系统
- 下一篇:托绳轮横梁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