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3927.0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5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迟庆国;高亮;陈明华;孙嘉;王暄;雷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4/14 | 分类号: | H01G4/14;H01G4/32;H01G4/33;H01G4/005;H01G4/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化 薄膜 电容器 | ||
1.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由壳体(5)、引线(6)和电容器芯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器芯子是由上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1)、中间层双面金属化薄膜(2)和下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3)依次叠压卷制而成;所述的上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1)为在薄膜的上表面的中间部分镀上第一金属层(4-1),两边留空不镀;所述的中间层双面金属化薄膜(2)为在薄膜的上表面镀上第二金属层(4-2),在薄膜的下表面镀上第三金属层(4-3),均不留空;所述的下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3)为在薄膜的下表面的中间部分镀上第四金属层(4-4),两边留空不镀;左边的引线(6)连接第一金属层(4-1)和第三金属层(4-3),并从壳体(5)中引出;右边的引线(6)连接第二金属层(4-2)和第四金属层(4-4),并从壳体(5)中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1)、中间层双面金属化薄膜(2)和下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3)的宽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1)、中间层双面金属化薄膜(2)和下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3)所采用的薄膜均为聚酰亚胺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1)的留空的宽度为0.5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3)的留空的宽度为0.5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1)的双留边距离与下层单面双留边金属化薄膜(3)的双留边距离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39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形拨码防呆限位座
- 下一篇:一种线圈外模辅助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