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球形领眼式钻具打捞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3483.0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8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龙;曾权先;朱敬祖;王璟琪;杨德喜;王珉君;李华磊;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领眼式钻具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捞头技术领域,是一种锥球形领眼式钻具打捞头。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钻井工程中,经常遇到钻具脱扣掉落井下的事故;处理这种事故的传统方法是将原钻具下入,采用盲对扣的办法打捞井下落鱼;而在对扣过程中,经常遇到落鱼母扣紧贴住井壁某一侧,打捞钻具的公扣找扣对扣困难,整个对扣作业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施工过程消耗时间较长,成功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球形领眼式钻具打捞头,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使用的打捞头采用盲对扣法时,对扣困难,消耗时间较长、可靠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锥球形领眼式钻具打捞头,包括本体;在本体的内部有通孔;本体包括筒体、外螺纹安装筒和领引头,筒体、外螺纹安装筒和领引头一体固定,筒体的外径呈自上而下依序变小的形状,领引头呈上宽下窄的锥球状。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筒体的外侧有扶正凸台。
上述扶正凸台的上端可呈上窄下宽的锥台形;扶正凸台的下端呈下宽下窄的锥台形。
上述筒体的上端内侧可有环形的内螺纹连接凹槽。
上述外螺纹安装筒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本实用新型与落鱼对扣过程中,通过领引头牵引落鱼上端母扣在井眼内居中,便于外螺纹安装筒与落鱼母扣对扣连接;从而减少对扣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筒体,2为通孔,3为外螺纹安装筒,4为领引头,5为内螺纹连接凹槽,6为扶正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锥球形领眼式钻具打捞头
包括本体;在本体的内部有通孔2;本体包括筒体1、外螺纹安装筒3和领引头4,筒体1、外螺纹安装筒3和领引头4一体固定,筒体1的外径呈自上而下依序变小的形状,领引头4呈上宽下窄的锥球状。通过锥球状的领引头4引领钻柱进入落鱼的母扣,锥球状的领引头4可减小进入落鱼母扣阻力,在领引头4完全通过落鱼母扣进入落鱼钻具水眼时,牵引落鱼上端母扣在井眼内居中,外螺纹安装筒3便于与落鱼的母扣对扣;整个对扣过程,方便可靠,减少对扣作业时间,提高了对扣效率。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锥球形领眼式钻具打捞头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在筒体1的外侧有扶正凸台6。在领引头4能顺利进入落鱼母扣的同时,确保落鱼最终对扣的径向位置能完全脱离井壁。
如附图1所示,扶正凸台6的上端呈上窄下宽的锥台形;扶正凸台6的下端呈下宽下窄的锥台形。扶正凸台6的上端和下端呈锥台形的设计,可避免本实用新型与井壁发生卡钻具现象;使本实用新型在井内移动顺畅。
如附图1所示,在筒体1的上端内侧有环形的内螺纹连接凹槽5。通过内螺纹连接凹槽5可便于本体与打捞钻具连接。
如附图1所示,外螺纹安装筒3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形。便于与落鱼母扣对扣。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3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