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工格室型生态沟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603359.4 申请日: 2012-11-15
公开(公告)号: CN203034430U 公开(公告)日: 2013-07-03
发明(设计)人: 王晓龙;丁士明;钱子俊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主分类号: E02B13/00 分类号: E02B13/00;E02B11/00;A01G1/00
代理公司: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代理人: 徐蓓
地址: 210008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土工 格室型 生态 沟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排灌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农田生态拦截渠道,特别涉及一种土工格室型生态沟渠,用于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保持农田生态多样性与动植物栖息地。 

背景技术

 农田灌排水沟渠是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吸附农田径流输出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也是小型动物极为重要的栖息地和避难场所。生态沟是一种新型生态工程学技术,主要由工程措施和植物系统两部分组成。针对当前农村小型沟渠进排水功能单一、沟渠结构破坏显着以及硬质化趋势加速等现象,生态沟遵循生态学原理,在保证土水、土气交换和生态结构不破坏前提下,通过工程措施适当加大护坡和护底强度,构建稳定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吸收和土壤吸附等作用,发挥净化水质和拦截污染物的功能。因此,生态沟具有生态功能完整、污染物截留率高、景观悦目、护坡高效的特点。但是,目前现有的生态沟渠建造复杂,且不适合在广泛的农村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因此,需要研发结构简单、适宜农村推广应用的生态沟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工格室型生态沟渠,解决现有的生态沟渠建造复杂,且不适合在广泛的农村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土工格室型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该沟渠的横截面呈梯形,沟渠的边坡上覆盖一层镀塑铁丝网,镀塑铁丝网上覆盖有网状格室;网状格室内栽种护坡植物,沟渠底部栽种湿生植物。 

所述的网状格室由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简称HDPE)宽带焊接而成。 

所述的高密度聚乙烯宽带厚度为1.5mm,高度为5cm。 

所述的高密度聚乙烯宽带用U型不锈钢钉固定在边坡上。 

所述的护坡植物选自高羊茅、狗牙根、看麦娘、野胡萝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湿生植物选自水芹、荆三棱、慈姑、美人蕉中的一种或几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土工格室型生态沟渠具有极好的护坡固土效果,能有效避免土壤流失,防止沟渠崩塌;

2、土工格室型生态沟渠施工方便,安装快捷,后期维护简便;

3、高强度的HDPE宽带构成的土工格室性能稳定,抗紫外线、耐酸碱腐蚀、抗磨压,可发挥长期护坡效果;

4、土工格室型生态沟渠成本低廉,仅为全水泥封闭沟渠的三分之一左右,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可适用于各类型的沟渠;

5、土工格室可避免表土剥蚀,蓄积土壤养分,有利于植物生长繁衍,能有效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

6、土工格室型生态沟渠植物优化后可种植部分经济植物与景观植物,提供沟渠利用价值,美化周边景观环境,提供植物生长平台,净化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边坡的俯视图;

图3(a)和(b)是本实用新型对氮、磷污染拦截效果图。

    图中,1镀塑铁丝网、2网状格室、3护坡植物、4湿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通过实施例和试验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边坡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土工格室型生态沟渠,该沟渠的横截面呈梯形,沟渠的边坡上覆盖一层镀塑铁丝网1,镀塑铁丝网上覆盖有网状格室2。镀塑铁丝网1主要用于对沟渠的边坡土层进行固定,网状格室2具有固定的作用,同时用于栽种植物。网状格室2内栽种护坡植物3,沟渠底部栽种湿生植物4。实践中,护坡植物3选自高羊茅、狗牙根、看麦娘、野胡萝卜中的一种或几种,用于加固沟渠边坡。湿生植物4选自水芹、荆三棱、慈姑、美人蕉中的一种或几种,用于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防止底部土壤流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网状格室2由高密度聚乙烯宽带焊接而成。高密度聚乙烯宽带厚度为1.5mm,高度为5cm。高密度聚乙烯宽带用U型不锈钢钉固定在边坡上。这种网状格室上下伸缩自如,运输时可缩叠起来,使用时张开,性能非常稳定,抗紫外线、耐酸碱腐蚀、抗磨压,使用时间长。较用水泥或者方砖隔开的网状格室,施工更加方便,安装更加快捷,且适应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沟渠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沟渠进行整形。将沟渠整成有规则的梯形,沟渠底部宽度一般不小于0.5 m,平整边坡松动土壤,修齐两边沟渠边坡,边坡坡角在15-75度之间;然后清除沟底松动土壤,将沟渠底部表面修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3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