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腔式凹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3117.5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4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飚;康忠凯;纪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玉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9/00 | 分类号: | B41J9/00;B41J9/1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腔式凹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凹印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腔式凹印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凹印机构包括油墨槽、版辊、压印辊,压印辊压在版辊上,如图1所示,版辊2的旁边设置有刮墨刀刀架4,刮墨刀刀架4上安装有刮墨刀41,刮墨刀41压在版辊2表面。在印刷过程中,版辊2的一部分浸渍于油墨槽1中并在油墨槽中滚动,使版辊2的整个印版表面涂满油墨,然后用刮墨刀41刮去印版图案空白部位(即没有凹陷部位)的油墨,使在凹陷的图文区位置着墨,非图文区不着墨,再由压印辊3将图文位置(凹陷区域)的油墨压印到承印物表面,完成油墨向承印物5的转移。
现有上述机构中,由于版辊2快速转动,而版辊表面又涂有油墨,油墨中含有挥发性强的有机溶剂,因此版辊表面的有机溶剂会大量挥发到空气中。另外,油墨槽中的油墨也会不断挥发到空气中。上述两方面的挥发作用,经常使凹印生产场地充满有机溶剂气体,污染环境,影响生产人员健康,而且也造成有机溶剂浪费,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密封腔式凹印机构,它可以大幅度降低油墨挥发程度。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密封腔式凹印机构,包括油墨槽、版辊、压印辊,压印辊压在版辊上,版辊的一部分位于油墨槽的槽腔中,版辊的转轴两端分别架设油墨槽的前后侧壁上,其主要特点在于,设有两套刮墨刀刀架,两套刮墨刀刀架分别安装在油墨槽的左右侧壁的顶沿上,两套刮墨刀刀架都安装有刮墨刀,两刮墨刀压在版辊表面,两刮墨刀的刀刃线分别靠近压印辊;两刮墨刀刀架贯穿左右侧壁的顶沿全长,刮墨刀刀架和刮墨刀罩在油墨槽上方而对油墨槽的槽腔形成密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刮墨刀刀架和刮墨刀罩在油墨槽上方,使油墨槽的槽腔形成密封空间,因此油墨槽中的油墨不会不断挥发到空气中;另外,位于两刮墨刀的刀刃线下方的版辊表面也被包围在上述密封空间中,而且两刮墨刀的刀刃线靠近压印辊,因此没有包围在上述密封空间(即外露)的版辊表面面积很小,可大幅度减少从版辊表面挥发到外部空间的有机溶剂气体。上述两方面的密封作用,可大幅度减少有机溶剂挥发量,降低生产场地的有机溶剂气体浓度,保护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减少对环境污染,而且也减少有机溶剂浪费,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凹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凹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该密封腔式凹印机构包括油墨槽1、版辊2、压印辊3,压印辊3压在版辊2上,版辊2的一部分位于油墨槽的槽腔中,版辊2的转轴两端分别架设油墨槽1的前后侧壁上。该密封腔式凹印机构设有两套刮墨刀刀架4,两套刮墨刀刀架4分别安装在油墨槽的左侧壁12、右侧壁13的顶沿上,两套刮墨刀刀架4都安装有刮墨刀41,两刮墨刀41压在版辊2表面,两刮墨刀41的刀刃线分别靠近压印辊3;两刮墨刀刀架4分别贯穿左侧壁12、右侧壁13的顶沿全长,刮墨刀刀架4和刮墨刀41罩在油墨槽1上方而对油墨槽的槽腔形成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玉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玉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3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输电线舞动的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板连续热复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