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远红外线光触媒滤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2664.1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0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之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盈滤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53/86;B01D5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红外线 触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改良的触媒滤袋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分解戴奥辛,并且能够减少焚化炉内焚烧垃圾时所产生的戴奥辛含量的改良的远红外线光触媒滤袋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由于垃圾不断地增多,加上许多垃圾很难甚至无法由土壤掩埋中分解,所以垃圾焚化炉一个一个地增设,而焚化炉所排放出的部分有毒气体却严重地危害了生物及生存环境,虽然人们意识到了这点而使用滤袋2把有毒气体过滤掉,但效果有限。特别是世纪之毒戴奥辛,该化合物为脂溶性,故能在生物体中不断地累积,过去的方法在滤袋2中由风车1吹入活性碳11,虽然能够吸附阻止其排放出去,但仅是将其包覆住,并没有消失,所以当滤袋2使用完丢弃时还会通过水、空气、土壤及食物链再度回到人体,不但治标不治本,更花费许多社会成本。由此可见,现有的滤袋2所衍生的问题及不足,实非良善的设计,而待加以改良。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经长期努力的研发与试验,终于研创出一种改良的远红外线光触媒滤袋的结构,以大幅改善现有的缺点,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有效地分解戴奥辛,以达到真正的过滤功效。
另一目的为降低滤袋的使用成本,并重复使用该滤袋。
可达成上述目的的结构在于一种改良的远红外线光触媒滤袋结构,包括基布层、纤维层、薄膜层,以及至少一种触媒;该纤维层、基布层、薄膜层均具有缝隙结构;
该纤维层位于该基布层的两侧;
该薄膜层位于该纤维层的外侧;该触媒位于该基布层、该纤维层或该薄膜层的缝隙内。
优选的,该薄膜层由延展性特氟龙PTFE材质所组成。
优选的,该触媒为远红外线光触媒。
优选的,该触媒通过温度变化来启动。
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
经由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当使用者使用改良的远红外线光触媒滤袋结构时,除了能有效地将各种有毒化合物分解以外,更由于脉冲的清洁方式不会使触媒脱落,所以可以长时间让滤袋维持分解有毒化合物效能,进而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滤袋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风车 11、活性碳
2、滤袋 3、滤袋
31、基布层 32、纤维层
33、薄膜层 4、远红外线光触媒滤袋
5、集尘机 51、入口
52、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此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与局部剖面示意图,其滤袋3包含基布层31;纤维层32,该纤维层32位于该基布层31的两侧;薄膜层33,该薄膜层33位于该纤维层32的外侧,且由 特氟龙(Polytetrafluoroetylene,简称为:PTFE)材质所组成,其中PTFE为延展性铁氟龙,其具有奈米级孔洞,可有效地过滤气体;以及至少一种远红外线光触媒,如用以分解世纪之毒的远红外线光触媒滤袋4,该至少一种远红外线光触媒位于该基布层31、该纤维层32或是该薄膜层33中的缝隙内,且该远红外线触媒通过温度的变化来启动的,如集尘机5燃烧时促使该远红外线光触媒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盈滤材有限公司,未经宝盈滤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2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