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金物流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1954.4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4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孙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8 | 分类号: | G06Q10/08;G06Q50/28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金 物流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现金押运管理系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现金物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银行押运过程,目前采用委托外包押运公司的方式实施,现金等物品从银行交接给押运公司再到金库的过程中,虽然有较为完善的交接手续,但银行仍需要派出解款员。整个押解过程目前只能通过较为单一的不同单位人员之间的交接和表格填写交接监督来保证整个押解过程的安全。这种方式,主要通过对人员管理来实施控制,责任人员压力巨大的同时,人员操作和流程执行方面存在较大安全事故隐患。例如:款箱寄存与领用共涉及到三个方面:库房(管库员)、押运员或调款员、网点款箱管理员(对于上门收送款业务,则是商户的财务人员),但无论是“款箱领用,上缴及预约”交易还是“款箱、钱袋出入库”交易,所有的业务系统目前仅对库房和网点进行了规范、记录,但对于调款流转整个过程并无相关的电子记录数据,仅为手工操作记录的数据。另外,对于储蓄网点临时调缴款的管理,目前也有银行是采用电话授权调款的方式,容易出现假冒调款工作人员调款的现象,这在业务流程管理中是一个“盲区”,为安全埋下了一个隐患。客观上需要一个补充系统来对其进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现金物流管理系统,通过电子信息控制系统实现对现金的物流进行有效监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押运车内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置于款箱上的电子标签卡、无线手持终端和管理中心,所述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和无线手持终端分别与管理中心无线连接,所述电子标签卡和无线手持终端无线相连。
所述无线手持终端包括控制器、传输模块、指纹认证模块和编码识别模块;传输模块、指纹认证模块和编码识别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相连,传输模块分别与管理中心和电子标签卡无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每位库管员、押解员、网点款箱管理员、解款人员以电子标签卡作为款、票交接的身份认证证件,人卡同时进行确认认证,从而起到验证身份的作用,防止发生冒领现象;同时,用电子标签卡可以强行跟踪记录收款业务数据,从而起到防止“收款员、押运员截留,挪用存款”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在每个款箱上安装电子标签,作为该款箱的唯一标识,交接时不仅对交接人员需要身份认证,必须对款箱进行确认,确保“认证人员、核对箱号、无差错流转”。无论是款箱交接、还是上门收送款交接均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无线手持终端对电子标签卡进行认证,电子标签卡内设置款箱的唯一编码,当编码通过无线手持终端的编码识别模块,同时工作人员的指纹通过指纹认证模块后,控制器将交接信息传输到管理中心,无线手持终端可以将原本交接登记簿电子化信息保存于终端中,可以随时发送到管理中心的数据库中,作为银行出纳业务系统的数据,使得款箱交接、收送款认证阶段的数据可以第一时间被后台监控中心掌握,数据时效性的提高可以为款箱交接的实时监控创造条件。通过对交接数据的分析,不正常报警,及时发现款箱交接,上门收款过程中的冒领和挪用现象。从而为及时采取行动,杜绝犯罪创造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系统规范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在整个押运过程中,建立实施先进完善的电子信息系统,从而建立起以无线技术、RFID射频技术为依托而建立的补充现有银行综合管理体系,将实现交接业务链信息的实时采集、随时读取,提供安全的身份认证、运钞过程动态监控、监督管理,实现管理的现代化、自动化、科学地进行,防止越权违规操作。通过获取准确有效的监控数据和信息实施押运全过程监督管理,降低安全风险,对打击和预防抢劫现金的犯罪行为有积极作用,确保业务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置于押运车内无线视频监控系统1、设置于款箱上的电子标签卡2、无线手持终端3和管理中心4,所述无线视频监控系统1和无线手持终端3分别与管理中心4无线连接,所述电子标签卡2和无线手持终端3无线相连。
本实施例的无线手持终端3包括控制器31、传输模块32、指纹认证模块33和编码识别模块34;传输模块32、指纹认证模块33和编码识别模块34分别与控制器31相连,传输模块32分别与管理中心4和电子标签卡2无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1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声音与图文同步输出功能的电子书
- 下一篇:一种水泥包传送计数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