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行星轮系动力耦合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1371.1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9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年;王俊;曾小华;唐先智;白鸽;巴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6/36 | 分类号: | B60K6/36;F16H57/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行 星轮系 动力 耦合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耦合传动系统,更确切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行星轮系动力耦合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主要分为串联、并联、混联三种形式。串联混合动力系统采用的是电电耦合,其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系统提供动力,而是将发动机的动力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然后电池为驱动电机提供能量来驱动车辆。该系统优势是发动机可以始终控制在最优的工作区间,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缺点是该系统将发动机的机械能先是转换为电能为电池存储,然后电能又转换为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这样的两次能量转换所损失的能量,易使得整个系统的效率大大降低。而且该系统一般仅有唯一的动力源驱动电机,为此电机需要选择较大功率,动力电池也需要选择较大的容量,故成本较高。这一系统由于电机较大能够回馈较多的制动能量,多应用于城市的公交车。
并联混合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机电耦合,其发动机的输出动力与驱动电机输出动力通过机械装置耦合输出,该并联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在大多数工况下都处于工作状态,为此很难将发动机始终控制在高效区间内运行,这一系统与传统相比,能够提高的燃油经济性很小,对排放优化能力也一般,并且制动能量回收能力也较差,在市场中典型的车型有本田的Insight,该并联混合动力系统主要优点是动力性较好、减少了发动机怠速和车辆蠕行时发动机处于低效率区的情况。
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指的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驱动模式,该混联混合动力系统能够较好的适应多种工况下的车辆行驶需求,同时也能够通过切换驱动模式来控制发动机尽可能运行在高效率区间,但是由于控制系统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市场上该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典型车型有美国通用汽车的Volt与丰田公司的PRUIS。PRUISE通过行星机构将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分别连接在行星架、太阳轮、齿圈上,同时齿圈与输出相连接,该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处于纯电驱动和并联驱动两个模式。而Volt作为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其动力耦合机构的行星架与输出固定连接,太阳轮与驱动电机连接,齿圈既连接制动器,也与离合器的一端相连接,然后离合器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发动机之间也由离合器相连接,该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可处于纯电机驱动、并联驱动与串联驱动三种模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现有多种动力源动力耦合效率低,很难实现多种驱动模式来优化发动机工作区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行星轮系动力耦合传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双行星轮系动力耦合传动系统包括前排行星轮系、后排行星轮系、前制动器、离合器、后制动器与减速齿轮组;其中:前排行星轮系包括前齿圈、前行星架与前太阳轮;后排行星轮系包括后齿圈、后行星架与后太阳轮。
前齿圈空套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为转动连接,前齿圈的左端插入前制动器内,前行星架与发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前太阳轮与发电机输入轴的左端键连接,发电机输入轴的右端和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键连接,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和离合器的左端固定连接,离合器的右端与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后行星架固定连接,后行星架与离合器之间的轴插入在后制动器内,驱动电机空套在后太阳轮上,驱动电机与后齿圈固定连接,后太阳轮的右端通过锥齿轮与驱动桥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和离合器的左端固定连接是指: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和离合器的左端采用1号花键副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离合器的右端与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是指:离合器的右端与轴的一端采用2号花键副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轴的另一端与后行星架固定连接是指:轴的另一端与后行星架采用3号花键副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制动器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后制动器固定安装在车架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行星架与发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是指:前行星架与发动机的输出轴采用GY型凸缘联轴器固定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减速齿轮组的减速比为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行星轮系动力耦合传动系统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耦合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使得动力耦合比可以实现连续变化,无传动比切换的冲击。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行星轮系动力耦合传动系统当电池SOC满足要求时,车辆运行功率需求较小可以采用驱动电机直接驱动,其效率较高。当车辆运行功率需求相对较大可以采用驱动电机与发电机驱动模式,通过协调驱动电机与发电机之间的转速实现最优的动力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1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炭滤池
- 下一篇:无动力清洗型MBR膜生物反应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动力装置的多个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B60K6-08 . 包括燃机以及机械或流体能量储存装置的原动机
B60K6-20 . 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原动机,例如HEVs
B60K6-22 ..以专门适用于HEVs的设备、部件或装置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电动车辆的体系结构为特征的
B60K6-50 ..以传动单元的类型或布置为特征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