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衣机的密封式内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00094.2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贝国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国寅 |
| 主分类号: | D06F37/02 | 分类号: | D06F37/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冯晓兰 |
| 地址: | 315313 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密封 式内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洗衣机的密封式内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衣机内桶,一般由上而下依次由平衡环、内桶本体及底座组装成一体,为方便加工装配,底座和内桶本体分开制造,且底座的顶部套在内桶本体底部内侧。
由于现有的波轮式洗衣机,洗衣时,内桶与外桶的侧壁之间都需充满水流,而真正参与洗涤的水流仅内桶中的那部分,这使得水资源浪费较大;与此同时,由于水流在内桶、外桶之间频繁进出,持续使用之后,内桶与外桶的侧壁之间的区域也成了藏污纳垢的空间,自来水里的水垢、洗衣粉的游离物、衣物的纤维素、人体的有机物及衣物带入的灰尘与细菌极易滞留在内桶与外桶的侧壁之间。一项数据表明,套筒洗衣机平均检出的细菌总数达到13692个/ml。这些霉菌、细菌滋生在洗衣机内部积蓄的大量污垢之中,且会因不能有效去除而大量滋生繁殖,这些使用者看不到的污垢如果不予清除,那么在下一次洗涤后,细菌又会附着在衣物上而带给人体,造成洗衣交叉感染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人针对该问题发明了一种密封式内桶,详见CN202430480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密封式内桶和应用有该密封式内桶的洗衣机》。该密封式内桶,包括由侧壁和底部一体相连构成的本体、设置在本体顶部的平衡环,其中,侧壁、底部均密封设置,平衡环的底部周边均布有多个缺口,该缺口就形成排水槽。洗涤完毕时,内桶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将衣物外的水流以及吸附在衣物内的水份呈螺旋盘旋状态向上流动,最后水流全部、百分百地通过排水槽脱出。
现有的内桶都是竖直的桶壁,由于桶壁具有一定的高度,特别是容量较大的洗衣机型号,在脱水时,螺旋状地水流需要较大的离心力才能百分百地从位于桶壁顶部的排水槽脱出,如此,洗衣机电机需要给予很大的驱动力,这使得脱水能耗较高,脱水效率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大幅提高脱水效率的洗衣机的密封式内桶,能降低脱水时的能耗,水流更容易顺着桶壁排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洗衣机的密封式内桶,包括完全密封的桶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壁至少在内侧面、顶部相对底部逐步向外侧倾斜,其倾斜角度范围在0.3°~5°。
优选地,所述倾斜角度为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桶壁的倾斜设计,使得桶壁倾斜的内侧面更顺应了螺旋状地水流的流动方向,工作时,螺旋状地水流非常容易顺着桶壁流到桶壁顶部,继而从顶部的排水槽排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能大幅提高脱水效率,且明显降低脱水时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际运用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该洗衣机的密封式内桶,包括无孔设计的完全密封的桶壁1,桶壁1顶部连接有平衡环2,桶壁1下方连接有底座3;
其中,所述桶壁1整体顶部11相对底部12逐步向外侧倾斜,其倾斜角度α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国寅,未经贝国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0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