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景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9583.0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冈;骆南;杨洋;李君霞;周丽丽;杨喆;曹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41H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景 人体 三维 扫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景人体三维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以更科学的方式运用于体育锻炼之中,用更科学的方法,更多更精确科学的仪器已经成为体育训练的必然趋势。随之社会的进步,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自己拥有健康体魄的最求日益强烈。
通过三维扫描仪,设定扫描的幅面、范围等,就可以简单、快速的完成人体的扫描过程,将数字化的人体的三维几何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这些数据就是三维造型的最基础数据,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创意以此为依据的新造型,也可以完全以该数据模型为标准制作动态原型。而且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数据库系统保存起来留待以后使用。
人体尺寸是相当重要的,它具有诸多作用。比如:建筑装修设计、家具设计以及一些交通工具的设计等,都要依据人体尺寸。
对于人体形态的医学诊断与评价,外科整形美容手术与效果评价等的要求日趋增加,“定制身材”的要求日趋增加,医用人体三维面形测量仪器作为一种人体形态的定量评价手段,可在大中城市的大医院使用,因而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国际上常用的人体扫描仪有Telmat的SYMCAD、 Turbo Flash/3D、TC2-3T6、TechMath-RAMSIS、Cyberware-WB4、Vitronic-Vitus等。三维非接触式扫描系统具有扫描时间短,精确度高、测量部位多等多种优于传统测量技术和工具的特点。因此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短短的几年时间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产品已达千台以上。
但是,国外的三维人体测量产品价位较高,一套系统售价在百万元以上。国内仅有十几家院校、科研单位用其进行服装标准人台的研究,人体数据普查等工作。仅有成都成式制衣公司用于MTM。
国内虽有三、四家公司拥有三维非接触测量技术,但未开发人体三维点云数据生成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软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景人体三维扫描系统,能够实现对人体三维数据的快速扫描,并能够提供人体各部位的精确的尺寸数据,测量精度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景人体三维扫描系统,其组成包括:8个三维扫描仪,所述的三维扫描系统分为4组, 4组所述的三维扫描系统间隔0.8~1.5米分别与被扫描的人体的距离相等呈90度布置,所述的三维扫描系统分别与计算机连接,所述的计算机具有数据输出端口,所述的8个三维扫描仪的镜头朝向人体目标方向。
所述的全景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所述的三维扫描仪包括条纹投影仪、3个CCD摄像机,所述的CCD摄像机装有支杆,所述的支杆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的条纹投影仪。
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以现代光学为基础,融合光电子学、计算机图像学、计算机视觉为一体的测量技术,该方法是利用投影机将一组经由电脑产生的正弦强度光栅条纹投射于人体上,该光源为对人体无害的白光,利用CCD相机分别摄取影像,通过相移技术以及极线几何的方法实现对应点匹配,进而重建出人体的表面轮廓。利用多台该技术的扫描头通过计算机进行联动控制,从人体的不同角度对人体进行拍摄扫描,得到人体各部位进行全面测量,通过计算机软件拼接完整的人体点云数据。根据多领域的不同需求,提供所需的人体部位的精确的尺寸数据。
2.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人体三维数据的快速扫描,并能够提供人体各部位的精确的尺寸数据,测量精度高,测量精度达到毫米数量级;测试速度快,一次测量仅需20秒;可根据不同领域需求提供人体形貌的所有所需特征的数据;具有标准化接口可与第三方软件无缝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由投影光栅法,即通过一组正弦光栅实现相位展开和相位编码,结合双目立体视觉的极线几何匹配法,实现人体三维点云数据的快速、精确测量。该测量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测试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此外本项目采用以特征标志点的方法与该测量方法相结合,可到达亚像素级的特征点提取,有效的提高了点云的拼接精度。本项目系统是完全自主研发的真正开放的模块化、可扩充、可升级的人体三维数据扫描系统,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9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