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锁器、防伪锁具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8590.9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2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海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B65D5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101121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锁 防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开锁器、防伪锁具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大部分白酒都采用了防伪技术,中高档次的白酒更是采用多重防伪技术,但目前白酒防伪问题没有得到基本的解决。
目前白酒防伪技术中电码防伪技术应用的比较多,RFID技术在这两年也开始应用在白酒防伪上。
电码防伪是电话密码防伪的简称,其原理是:为每一件入网的标识设置一个唯一的密码,并把这一密码储存在中心数据库中,同时建立起全国电话查询系统。消费者购买到贴有电码防伪标识的商品,只需拨打电话,输入商品上的密码,即可知道产品的真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电码防伪查询方式已经可以是短信、网络等方式查询,故又称数码防伪。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由于不可能每个电码都被消费者查询作废,事实上查询有一个概率,大多数电码不会被查询。市面上存留的这些未经查询作废的真电码,给造假者抄码、回收旧标签刮取密码造假,留下了空间。更严重的后果是,一旦抄码、回收旧码复制造假,系统无法有效鉴别真假,只能把第一个前来查询的判断为真,把其余的判断为假。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是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的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RFID技术做为物联网的基础应用作用是巨大的,但在防伪应用上缺陷会很多,比如造假者会剥下RFID真标签贴在假货上,造假者还可以自造RFID标签,售假者可以用阻断通讯链路或自构读写器的方式售假,还有就是RFID标签可以不受限制地被远距离读取会产生道德层面的问题等。这也是欧美等国家不把RFID技术应用于防伪领域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商品的防伪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锁器、防伪锁具及系统,能够提供较好的防伪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锁器,包括,
接口,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处理器;
所述接口、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
通过所述输入单元输入开锁码,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开锁码进行解密,通过所述接口将所述解密后的开锁码发送出去,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开锁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开锁器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向处理器和显示单元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开锁器的再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接口包括标准USB接口,微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伪锁,包括,
接口,锁具结构,控制器,存储器,驱动器;
所述接口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驱动器相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锁具结构相连接;
所述接口接收外部传送进来的解密后的开锁码,将解密后的开锁码传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解密后的开锁码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验证码做比较,如果一致则驱动所述驱动器打开所述锁具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伪锁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还包括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当所述解密后的开锁码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验证码一致时所述指示灯通过不同颜色的灯或者灯的闪、灭指示所述防伪锁的开、关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伪锁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开锁器,和上述的防伪锁,还包括智能终端,服务器;
所述防伪锁锁住商品,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开锁码,用户将所述开锁码通过所述开锁器上的输入单元输入,所述开锁器与所述防伪锁相连接,将所述开锁码解密,并传送给所述防伪锁,所述防伪锁验证解密后的开锁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解开对所述商品的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伪锁系统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手机、计算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伪锁系统的再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开锁器与所述防伪锁通过USB接口相连接。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有效的促使用户使用每个商品的防伪码获取开锁码,否则将无法打开防伪锁;由于整个商品的开口处或者外包装被所述防伪锁锁定,因此保护商品不被盗用外包装的安全等级提升,还可以防止自造外包装的造假;并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海,未经李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8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