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7852.X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勇;朱文峰;杨忠芝;沈维国;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 | 分类号: | G02B1/11;B32B3/30;B32B2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376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器用 防眩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反射涂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渐增大。液晶显示器以其体积小,厚度薄,重量轻、耗能少、工作电压低且没有电磁辐射的特点,已经全面取代笨重的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成为现在主流的显示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显示屏的表面很容易被指甲及一些硬件划伤,同时由于液晶显示器是一种不能够自动发光的显示器,这种显示器在外光映入其显示面的情况下,视觉辨认性会被显著损伤,产生眩光现象。因此为了增加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减少显示屏表面的眩光性,常常会选择在其表面覆上一层抗眩光防刮伤的保护膜。
然而,传统的保护膜一般只具有防刮伤性,其防眩光效果并不明显。而一般的有防眩光效果的保护膜,其抗刮性能也不明显,同时其表面雾度过大,表面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了保护膜的性能和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表面孔结构一致,孔大小均匀,防眩光效果优良的具有耐刮花性能的保护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包括:使用层,保护层和剥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层包括:使用薄膜层,覆盖设置在使用薄膜层上表面的耐刮花层,和设置在使用薄膜层下表面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粘接层。
作为改进地,所述使用薄膜层的厚度为50μm -125μm。
作为改进地,所述的剥离层和保护层的厚度都为25μm -75μm。
作为改进地,所述凹凸结构为纳米级的孔结构。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孔结构中各孔孔径大小一致,均匀分布在粘接层上。
作为改进地,所述耐刮花层为表面硬度在3H以上的硬化树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通过在使用薄膜层下表面的粘接层上设置纳米级孔结构,在使用薄膜层的上表面设置耐刮花的硬化树脂层,不仅防眩光效果明显,而且抗刮伤性能优良。通过实验测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膜,其透光率达94%以上,雾度在5%以内,表面硬度达到3H以上。此外,采用硅胶层作为粘接层,可以实现多次粘接,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膜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膜使用层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保护层 2、使用层 3、剥离层 21、使用薄膜层 22、耐刮花层 23、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包括:保护层1,使用层2和剥离层3,其中,所述使用层2包括:使用薄膜层21,覆盖设置在使用薄膜层21上表面的耐刮花层22,和设置在使用薄膜层下表面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粘接层23。
本实施例中,所述使用薄膜层21的厚度为50μm,所述保护层1和剥离层3的厚度为25μm。
具体生产制造时,所述耐刮花层22采用硬化树脂制成,该硬化树脂硬化后表面硬度在3H以上。所述粘接层23采用硅胶制成,该粘接层23上的凹凸结构为利用辊轮形成的纳米级孔结构,所述纳米级孔结构的各孔孔径大小一致,且均与分布在粘接层上。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包括:保护层1,使用层2和剥离层3,其中,所述使用层2包括:使用薄膜层21,覆盖设置在使用薄膜层21上表面的耐刮花层22,和设置在使用薄膜层下表面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粘接层2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所述使用薄膜层21的厚度为125μm,所述保护层1和剥离层3的厚度为75μm。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包括:保护层1,使用层2和剥离层3,其中,所述使用层2包括:使用薄膜层21,覆盖设置在使用薄膜层21上表面的耐刮花层22,和设置在使用薄膜层下表面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粘接层2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用防眩膜,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所述使用薄膜层21的厚度为100μm,所述保护层1的厚度为50μm,所述剥离层3的厚度为60μm。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不能以此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7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单边角度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起吊薄板的起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