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飞机液压管携带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97596.4 | 申请日: | 2012-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0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凌;吕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飞机 液压 携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存储液压管的存储装置结构涉及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飞机液压管携带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为飞机供压用的液压管携带装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放置在液压车上;另一种是缠绕在大尺寸的绕线滚上。当液压管放置在液压车上时,液压管往往与液压车上的液压系统集成,液压管往往较短,移动方便,可放置在飞机各方向处,与飞机的液压系统连接,但对于空间本就有限的地方特别是在电波暗室里,存在以下缺点:
1)电波暗室内空间有限,飞机置于暗室内后,液压车体型巨大,同时也会占据很大空间,留给其它设施设备的空间有限;
2)电波暗室在进行试验的时候,要求暗室内无外界辐射源,如果有的话也要进行屏蔽隔离,液压车本身的液压系统含有多种辐射,绝对禁止液压车在电波暗室内出现;
3)液压车通常都是柴油和汽油的混合动力,启动液压车时,会释放很多尾气,电波暗室内的通风不好,试验人员无法承受。
当液压管利用大尺寸绕线滚携带时,占用空间小,但因液压管过于笨重,不方便缠绕,移动携带更不方便。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的便携式飞机液压管存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便携式飞机液压管携带车。
一种便携式飞机液压管携带车,用于为飞机供压用液压管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几部分构成:主体框架1、挂点2、液压管接头卡滞突起4、车轮3,其中:挂点2和液压管接头卡滞突起4与主体框架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车轮3布置于主体框架1底端四周。
所述主体框架1的主视图为平行四边形,左视图和右视图均呈梯形形状,其整体为梯形体的梯形结构,为铁质金属材料,此结构设计可以保护液压管不受搬运磕碰的影响,并且在一侧承受重物时,保持便携车的平衡。
所述便携式飞机液压管携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还安装固定有上横杆7,上横杆7焊接连接在主体框架1两侧,挂点2焊接固定在上横杆7的外侧或上部。
该挂接点与框架边界留有一定长度空间,如此设计可以在便携车同时缠绕两路液压管,并且可以方便缠绕而不突出框架梯形,以免因管线突出造成占用空间增大,而妨碍操作人员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所述主体框架1还安装固定上内突下横杆5,内突下横杆5焊接在主体框架1两侧,液压管接头卡滞突起4焊接固定在内突下横杆5上侧或内侧,以便放置液压管的接头,有效保护液压管的接头不受磕碰。
所述主体框架1还安装有底座8,与主体框架的底端焊接固定。其材料与主体框架1材料相同。用于在其四周固定安装车轮3,方便移动。
所述底座8还布置有底部加强横杆6,焊接于底座8内侧。结构材料与主体结构相同,焊接于底座8内侧,用于加强固定整体结构。
底座8用于在其四周固定安装车轮3,方便移动。所述车轮3布置于主体框架1底端四周,其中在长方形的底座8其中的一侧短边车轮为万向活动轮,另一侧为定轴向车轮,每个车轮上都有刹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液压管携带装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液压管携带车,特别是在大型电波暗室内,飞机的液压系统铺设在由能够有效隔离外界信号输入的具有一定屏蔽效能的金属板组成的电波暗室地面下的地沟内,为飞机供压用的液压管存储装置,其占用空间小,移动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飞机液压管携带车结构示意简图主视图;
图2为便携式飞机液压管携带车结构示意简图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便携式飞机液压管携带车;参见附图1-4;用于为飞机供压用液压管的存储装置,其由下述几部分构成:主体框架1、挂点2、液压管接头卡滞突起4、车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7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