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底炉侧墙与侧平台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6427.9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罗磊;张兵;周何;武绍井;胡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迪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3/06 | 分类号: | F27B1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底炉侧墙 平台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底炉,一种转底炉侧平台的安装形式。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方便转底炉燃烧器的调节和维护,通常在转底炉内、外环分别设置两圈平台,平台通过焊接与炉墙钢结构连接。
由于转底炉的特殊机械结构,导致外环要求布置驱动装置(若干套),内环需要布置定心装置(几十套),从结构布置上,驱动装置和定心装置处于转底炉侧平台下方,驱动装置和定心装置安装前转底炉侧平台还没有安装,吊装很方便,但侧平台安装后,由于侧平台与炉墙钢结构采用焊接的固定连接,导致后续对驱动装置和定心装置的维护和检修很不方便。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侧平台结构由于内环侧平台1和外环侧平台2采用焊接结构与侧墙7固定连接,而内环侧平台1和外环侧平台2正好位于驱动装置3和定心装置4维护检修时吊装方向的上方,导致驱动装置3和定心装置4吊装时需要切割破坏内环侧平台1和外环侧平台2,同时驱动装置3和定心装置4检修完毕吊装安装回位后需要重新制作内环侧平台1和外环侧平台2进行恢复。以上步骤在每次驱动装置3和定心装置4维护检修时都会发生。导致维护的不方便和材料浪费,延长了设备维修时间,降低了整个转底炉的作业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和回装的转底炉侧墙与侧平台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转底炉侧墙与侧平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上连接有两个以上的内环骨架和两个以上的外环骨架,内环骨架和外环骨架分别与内环侧平台和外环侧平台活动连接,相邻的内环骨架之间和相邻的外环骨架之间分别具有间隙,使得定心装置和驱动装置可以从空隙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侧平台安装形式,利用活动的侧平台,通过固定骨架进行支撑,当定心装置和驱动装置检修吊运时可方便的吊离侧平台,装置检修完毕可回吊安装,最后将吊离的侧平台回吊与骨架上,恢复原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制造简单,降低维护劳动强度和时间成本,提高转底炉作业率,在不破坏和新增侧平台的情况下实现了定心装置和驱动装置的维护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侧平台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2 为图1的俯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 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1为内环侧平台,2为外环侧平台,3为驱动装置,4为定心装置,5为外环骨架,6为内环骨架,7为侧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采用内环骨架6和外环骨架5采用焊接结构与侧墙7固定连接,内环侧平台1和外环侧平台2采用活动的方式铺设于内环骨架6和外环骨架5上,驱动装置3和定心装置4维护检修时直接吊走内环侧平台1和外环侧平台2,由于内环骨架6和外环骨架5留有足够间隙,保证驱动装置3和定心装置4的顺利吊出,不破坏任何炉子结构,驱动装置3和定心装置4检修完毕同样通过内环骨架6和外环骨架5的间隙安装回位,最后将内环侧平台1和外环侧平台2铺设于内环骨架6和外环骨架5上恢复原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制造简单,降低维护劳动强度和时间成本,提高转底炉作业率,在不破坏和新增侧平台的情况下实现了定心装置和驱动装置的维护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迪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迪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6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箱梁曲线板制作方法
- 下一篇:淤泥固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