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脐带钳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6389.7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8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水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水泉 |
主分类号: | A61B17/44 | 分类号: | A61B17/4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脐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类,具体为一种婴儿脐带钳剪。
背景技术
新生儿接产过程中要对脐带进行处理,常规做法是先用棉线做好结扎,然后在结扎线远端将脐带剪断,或者有橡皮圈代替棉线结扎,这些都会对脐带产生刺激,从而给婴儿带来不良影响,如公开号为110092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脐带钳剪,其避免了橡皮圈等婴儿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其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大,而且因为材质的关系还是不能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护效果好的婴儿脐带钳剪。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婴儿脐带钳剪,包括两页相互对称的左夹持钳和右夹持钳,左夹持钳包括扁平方形的左夹持部、与左夹持部一体连接的且由窄变宽的左连接柄和与左连接柄的另一端一体连接的呈圆环状的左手持部,右夹持钳包括与左夹持钳的各部位相对设置的右夹持部、右连接柄和右手持部,右夹持部带有钳牙,左夹持部不带有钳牙,左夹持钳和右夹持钳通过在左连接柄和右连接柄中上部相应位置开孔后铆接在一起,左连接柄在靠近铆接位置下方与右连接柄接触的面上设有定位槽,右连接柄设有相应的定位凸起。通过钳牙对脐带钳住,然后经过定位凸起嵌入定位槽,进行固定,再用剪刀剪掉外端的脐带,然后再通过一些起保护的纱布等连同钳剪一起包裹起来,等过几天进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左夹持部、左连接柄和左手持部的垂直高度依次为15mm、26mm、24mm,右夹持部、右连接柄和右手持部的垂直高度依次为15mm、26mm、24mm,这样的尺寸能保证安全性,而且也便于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左夹持部、左连接柄和左手持部的垂直高度依次为30mm、26mm、24mm,右夹持部、右连接柄和右手持部的垂直高度依次为30mm、26mm、24mm,夹持部的增高是为了特殊婴儿体脐带较宽时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定位槽的截面尺寸为0.3mm×0.5mm,定位凸起的截面尺寸为0.3mm×0.2mm-0.3mm×0.3mm,太大了不容易使得左右夹持钳分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左连接柄和右连接柄分别与其他两个连接部位连接的地方设置有带45度斜坡的过渡段,根据材料和强度的需要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该钳剪还配有相应的钳剪盒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操作起来方便,尺寸适合新生儿使用,保护效果更加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左夹持钳中左连接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右夹持钳中右连接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配对的盒子的底盒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配对的盒子的底盒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配对的盒子的盖盒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配对的盒子的盖盒截面图。
图中:1、左夹持钳,2、右夹持钳,11、左夹持部,21、右夹持部,12、左连接柄,22、右连接柄,13、左手持部,23、右手持部,14、定位槽,24、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水泉,未经唐水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6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