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多点干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5946.3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查道乾;毛星蕴;毛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查道乾;毛星蕴;毛湘 |
主分类号: | F16N13/10 | 分类号: | F16N13/10;F16N23/00;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点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点干油泵。
背景技术
多点干油泵是向一台机器的各润滑点进行集中润滑的润滑设备,在生产中应用很广。传统的多点干油泵主要由电机、传动箱、油泵座、储油筒组成: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与传动箱相连,传动箱体上有一密封环为电机输出轴提供密封,且箱体上有一个加油孔;油泵座上装有数个油泵。在油泵初次运转前,通过传动箱体上的加油孔向传动箱和油泵座加注黄油,以满足传动箱传动件的润滑需要和油泵座内油泵的工作油供给。
但是传统干油泵的密封结构和加油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点:1、干油泵首次加油是用加油泵(手动或电动干油泵)通过传动箱上的加油口加注黄油的,黄油必须在传动箱内完全充满后才能进入到油泵座,而传动箱充油太满,长期工作会造成发热,发热的黄油粘度降低,容易从电机输出轴处漏出;2、油泵座内各油泵初始用油是通过传动箱向上供给的,阻力较大;由于油泵座内腔与储油筒直通,黄油可能在未填满油泵座时逆向上行到储油筒,形成“短路”,因此无法保证黄油在油泵座内完全充满。这样就造成部分油泵产生吸空现象,而无法有效向外供油;3、电机输出轴与传动箱内的主动齿轮由平键连接,而盘型铣刀铣出的键槽有一个弧形收尾,此处加工尺寸较浅,而此段往往与密封环相接触,温度较高的黄油经常从此处向电机泄漏,从而造成电机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多点干油泵,它可以有效地防止传动箱发热和传动箱内的油从电机输出轴处漏出现象。同时,本新型多点干油泵不会产生吸空现象,可充分有效地向外供油。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多点干油泵,它包括电机,由下往上布置的传动箱、油泵座、储油筒,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与传动箱相连,蜗轮轴从传动箱和油泵座的中心穿过后伸入储油筒内,其特征是:传动箱与油泵座之间用油封隔开;传动箱的箱体上设置有加油口和溢流口,溢流口的位置低于加油口,两者均用螺塞堵住;油泵座的外壳上焊有一个加油口,与油泵座的内腔相通,加油口用螺塞堵住。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动箱与油泵座之间隔开,使两者存在着独立的供油系统。传动箱是用油泵通过加油口向其加注润滑油(黄油或齿轮油),当油面达到预定值时,会从溢油口流出。此时停止加油,将两油口用螺塞密封,在很长时间内不必再加油。由于油面适当,传动箱不会因油太满而发热,滑润油当然也不会从电机输出轴处漏出。油泵座是通过加油口直接加入黄油,不会出现阻力较大的情况,可以保证黄油在油泵座内完全充满,油泵均不会产生吸空现象,从而能够较好地对外供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多点干油泵的传动原理图;
图2为本新型多点干油泵的注油系统图;
图3为本新型中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新型中电机输出轴部位的密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可知,本新型一种新型的多点干油泵,它包括电机4,由下往上布置的传动箱1、油泵座2、储油筒3,电机4通过电机输出轴21与传动箱1相连,蜗轮轴10从传动箱1和油泵座2的中心穿过后伸入储油筒3内,其特征是:传动箱1与油泵座2之间用油封22隔开;传动箱1的箱体上设置有加油口17和溢流口18,溢流口18的位置低于加油口17,两者均用螺塞堵住;油泵座2的外壳上焊有一个加油口19,与油泵座2的内腔相通,加油口19用螺塞堵住。
本新型通过将传动箱1与油泵座2之间用油封22隔开,使两者存在着独立的供油系统,两内腔之间不会产生串油现象。
从图1、图2可知:当整机装配完成后运转前,用专用的加油泵通过加油口17向传动箱1内加注润滑油(黄油或齿轮油),当油面达到预设的位置时,润滑油就会从溢流口18流出。这时停止加油,并把两油口用螺塞密封,在很长时间内不必再加油。由于合理地控制了传动箱1内的油面,而且加注了更合适的润滑油(如齿轮油、机油等),因此传动箱1不会因黄油太满而造成发热,滑润油也不会从电机输出轴21处漏油。其中,溢流口18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它要高于蜗轮8的上端面。油泵座2首次加黄油是通过加油口19直接加入的,这样可以保证黄油在油泵座2内完全充满,油泵12不会产生吸空现象,从而能够充分有效地向外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道乾;毛星蕴;毛湘,未经查道乾;毛星蕴;毛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5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