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火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5606.0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宇;王锡凡;文洪波;周兴和;陈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科普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573;C22F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国荣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冷却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铜材直流退火的退火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铜材退火是为了改善铜材的塑性和韧性,同时软化铜材,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以提高物理性能使铜材不易断裂的一个步骤,具体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而冷却的方式有多种,要加快冷却速度则需要冷水或冷却液,而冷却速度又与冷水的流量有关,当冷水进入冷却装置后对裸铜带冲力不够,回流速度过慢,会导致不能及时带走热量,使冷却效果不佳,而且冷水过早流走又会导致冷却不充分而出现氧化现象,例如当裸铜带在退火完之后温度高达600℃,但还没完全冷却至150℃,未完全冷却好的裸铜带就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表面氧化,单靠冷水循环系统会使冷却水浪费,也导致冷却系统变复杂,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更充分的退火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退火冷却装置,包括上套管和下套管,其中所述下套管上设置有内管,所述上套管套装在内管上,所述下套管的下端是回流口,所述上套管、内管和下套管内侧连通的空腔处是冷却区,所述内管上开有小孔,所述上套管的侧壁对应内管的位置开有进水口,所述上套管和内管之间留有空隙形成储存区。
为了保证上套管和下套管之间结构紧密,所述下套管在对应储存区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储存台阶,所述下套管在对应上套管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退火冷却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改造,特别是储存区容积增压设计,即往一个固定的小空间不停地灌入一定水压的水,并以内管的小孔作为出口,使相同时间内进入的水量比流出的水量要大好几倍,通过加大水压,使水的流速变大,相同时间内由水带走的热量就变多,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利用容积增压水冷方式能使裸铜带在暴露空气之前,从高温快速冷却至低温时,避免裸铜带表面因冷水过早流失而氧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退火冷却装置,包括上套管1和下套管2,其中所述下套管2上设置有内管3,所述上套管1套装在内管3上,所述下套管2的下端是回流口21,所述上套管1、内管3和下套管2内侧连通的空腔处是冷却区4,所述内管3上开有小孔5,所述上套管1的侧壁对应内管3的位置开有进水口6,所述上套管1和内管3之间留有空隙形成储存区7。
所述下套管2在对应储存区7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储存台阶22,所述下套管2在对应上套管1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台阶23,保证上套管1和下套管2之间的结构足够紧密。
在实际工作时,冷水通过进水口6进入,由于进口处有一个储存区7,使水进入之后不会马上流走,储存区7中水不断积压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水压,储存区7的出口均布小孔5,冷水只能从该小孔5流出,使水从四周的储存区7均匀进入冷却区4的同时流速也会变快,很快地带走裸铜带表面热量,并从冷却装置的回流口21流走,从而起到快速冷却的作用。同时利用容积增压水冷方式能使裸铜带在暴露空气之前,即使从600℃快速冷却至150℃以下,避免裸铜带表面因冷水过早流失而氧化。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经过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通过储存区7容积增压设计,即往一个固定的小空间不停地灌入一定水压的水,并以内管3的小孔5作为出口,使相同时间内进入的水量比流出的水量要大好几倍,通过加大水压,使水的流速变大,相同时间内由水带走的热量就变多,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利用容积增压水冷方式能使裸铜带在暴露空气之前,从高温快速冷却至低温时,避免裸铜带表面因冷水过早流失而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科普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科普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5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置换式送风口
- 下一篇:一种煤矿坑道防治水专用钻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