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止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5251.5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钠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止血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止血带。
背景技术
止血带的发明带来医疗技术上的便利,除了最初可应用于提供大力道束压力达成局部紧急止血外,止血带还可应用到辅助病患静脉注射或抽血等用途,其原理是藉由紧束肢体而使得静脉血管受到压缩,令静脉血管管径缩小,进而使静脉血管回流心脏的血液受阻,相对的使受阻的血液阴塞于静脉血管中令静脉血管膨胀,借着静脉血管膨胀而令静脉血管可以明显浮现于皮肤表层下,医护人员可利用上述原理快速精确地找出病患静脉血管所在处,令注射可抽血的过程顺利,而不会因为找不到静脉血管使得病患需承受重复挨针的不适以及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
传统止血带仅是利用细长管状的橡皮管直接绑在欲紧束的肢体处,其橡皮管的直径小,利用绑紧的方式容易造成紧束力难以掌握,所产生紧束力道与摩擦力过大常造成病患的不适,对于皮肤较脆弱的病患则可能直接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止血带紧束力难以掌握,所产生紧束力道与摩擦力过大造成病患不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止血带。该新型止血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止血带,包括:呈长条状的弹性扎带,固定在弹性扎带一端的凸扣;所述弹性扎带上开设有与所述凸扣相配合的若干扣孔;所述凸扣包括蘑菇顶状顶帽、柱状连接部,所述顶帽的底面积大于连接部的横截面积;所述连接部上端固定在顶帽底部,下端固定在弹性扎带上。使用时,将弹性扎带绑于在欲紧束的肢体处,将凸扣与扣孔扣合即可,紧束力掌握容易,使用方便;蘑菇顶状顶帽可防止凸扣从扣孔中自由脱离,使上述新型止血带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止血带还包括固定在连接部下端的基座,所述基座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连接部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基座固定在弹性扎带的一端。所述基座可防止使用上述新型止血带时,凸扣发生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凸扣与基座的硬度相等,且大于弹性扎带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凸扣、基座、弹性扎带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嵌套在弹性扎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为一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顶帽为一半球体。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扎带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扎带为腰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扣孔等距离地设在弹性扎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扣孔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使用时,将弹性扎带绑于在欲紧束的肢体处,将凸扣与扣孔扣合即可,紧束力掌握容易,使用方便。
2、蘑菇顶状顶帽可防止凸扣从扣孔中自由脱离,使上述新型止血带更安全可靠。
3、增设固定在连接部下端的基座后,可防止使用上述新型止血带时,凸扣发生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弹性扎带,2—凸扣,3—扣孔,4—顶帽,5—连接部,6—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该新型止血带包括:呈长条状的弹性扎带1,固定在弹性扎带1右端的凸扣2;所述弹性扎带1为长方形,弹性扎带1上开设有与所述凸扣2相配合的若干圆形扣孔3,所述相邻扣孔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凸扣2包括半球状的顶帽4、圆柱状连接部5,所述顶帽4底部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5的直径;所述扣孔3的直径与连接部5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部5上端固定在顶帽4底部,下端固定在弹性扎带1上,所述连接部5与顶帽4的轴线重合。应该理解,所述扣孔3还可以为三角形、正方形或其它合适的形状;所述相邻扣孔3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根据需求而设置为距离不均等;所述顶帽4还可以半椭圆体或其它合适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钠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钠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5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