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光电复合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4125.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7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德;徐雅静;孔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57 | 代理人: | 王锁林;张慧芳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光电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介质,特别是一种新型光电复合缆,该光电复合缆能够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同时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两种信号之间不会相互产生干扰。
背景技术
在通信覆盖系统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将近端的信号传输至远端覆盖单元,为了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到最低,一般通信建网会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远端覆盖单元一般在供电比较困难的地方,需要从中心机房取供电信号。传统工程施工,由于光信号和电信号所用的线缆不同,采取分别施工的方式,这样比较浪费人力和物资,且线缆铺设较多,会使物业产生一定的反感。
目前所公开的光电复合缆按照应用环境可以分为矿用、海底和通信系统。其中《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专利申请号:201010229398.8)申请所公开的光电复合缆,是用于光纤到塔顶时传输光信号,在线缆内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如未采用双向扎纱、防水带和填充绳等技术措施,复合缆的防水性和抗压性欠理想,不适合应用在综合小区、高楼大厦、城中村等环境中传输通信和电力信号。
经查阅先已公开的光电复合缆专利多篇,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类似光电复合缆。本光电复合缆可以用于短途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适合应用在综合小区、高楼大厦、城中村等环境中传输通信和电力信号。
发明内容
为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光电复合缆,此新型光电复合缆结构紧凑,能够满足短途通信系统中光信号和电信号的传输要求,且使铺设施工成本降低。
本实用新型光电复合缆包括护套、双向扎纱套、至少一根蝶形光缆、至少一对电源线、金属加强件以及填充绳,所述双向扎纱套紧贴所述护套的内壁,所述金属加强件位于所述双向扎纱套的中间,所述蝶形光缆设置于所述金属加强件的一边,所述电源线设置于所述金属加强件的另一边,所述填充绳设置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双向扎纱套之间的空隙部分。
上述光电复合缆进一步可包括阻水带和双面涂塑铝带,两者从内向外依次轴向套接于所述双向扎纱套与所述护套之间。
其中,所述护套为低烟无卤护套、聚乙烯护套等。
所述蝶形光缆可熔接有光纤接头,光纤接头可选用现有的SC/PC、FC/PC、SC/APC、FC/APC型等光纤接头。蝶形光缆和光接头组成光单元,在实际的施工中,可根据不同的光设备接口来选择相对应的光纤接头。
所述电源线可配接电源接头组成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可以与多种供电设备连接。电源接头可以根据不同的设备接口选择凤凰头、网线头等不同的型号。
上述光电复合缆可根据现场管道的粗细、实际需要光缆及电缆的数量或其它施工环境因素,在上述结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光缆和电缆的数量,形成一种含多芯光纤和多对电源线的光电复合缆。
上述光电复合缆可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选择不同的电缆线径(一般传输距离越远,需选择线径越大的电缆;传输距离越近,需选择线径越小的电缆),以改变线缆的电阻,调节线缆上的分压,从而能够保证电压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光电复合缆能够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同时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两种信号之间不会相互产生干扰。该光电复合缆具有灵活的结构组织,能够根据实际应用的设备接口类型、信号传输距离和施工环境来调整其光纤和电缆的接口类型、线径的大小及具体组装结构。
本其适合用于短途通信系统信号传输及220V以下直流信号传输,可广泛应用在综合小区、高楼大厦、城中村等环境中传输通信和电力信号。采用本复合缆可实现光缆和电缆的同步铺设施工,大大减少人力和材料的浪费,避免传统重复施工的麻烦。
由于管道型光电复合缆设置了阻水带和双面涂塑铝带,增加了其防水和抗压抗曲的能力,其质量也有所增加,故这种结构的光电复合缆主要的应用于架空传输、管道传输等一些能够承重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光电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管道型光电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
参照图1,实施例1光电复合缆为圆形线缆,它包括护套1、双向扎纱套2、蝶形光缆3、金属加强件4、一对电源线5以及填充绳6;双向扎纱套2紧贴护套1的内壁,金属加强件4位于双向扎纱套2的中间,蝶形光缆3设置于金属加强件4的一边,所述电源线5设置于金属加强件4的另一边,填充绳6设置于所述电源线5和双向扎纱套2之间的空隙部分。
其中,护套1采用低烟无卤护套、聚乙烯护套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4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