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开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4064.5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7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魏杭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7B7/16 | 分类号: | B67B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学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开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开瓶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开瓶器是必不可少的家居产品,由于市场上的开瓶器造型过旧,设计的局限性很强,导致一些用户在开啤酒瓶时存在一些不便,尤其对一些很少涉及酒类的女性朋友造成很多麻烦。普通开瓶器在使用时一般是将开瓶器向上抬起,需要两手并用,当两只手不能同时空闲时,现有的开瓶器就受到了限制。
一个授权公告号CN 200949031 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开瓶器,它包括开瓶器本体,开瓶器本体的头部设有瓶盖开启口,所述开瓶器本体的柄部两侧面中至少有一侧面向外突出一环形圈,环形圈与开瓶器本体的柄部形成瓶盖,这种开瓶器在开始时,需要用较大力气,且操作时由于是用力方向向上,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开瓶器在使用时不能单手操作及需要用力过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开瓶器,这种开瓶器不仅在使用时用力较小且可以单手操作的新型开瓶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开瓶器,包括主体,主体的一端固设有一个手柄,主体的另一端固设有一个向下弯折用于开启瓶盖的钩状开启齿,主体靠近开启齿的部分向开启齿的一侧弯折形成弯折结构。主体的两端分别固设有手柄和开启齿,可以通过手握手柄用开启齿将瓶盖开启。为了在使手柄能够与瓶身靠近从而实现单手操作,主体上设置了弯折结构,如此设计后,单手可以借用瓶身的力将手柄向瓶身拉近,从而撬动开启齿开启瓶盖。
作为优选,所述弯折结构的弯折角为钝角。钝角结构可以增加手柄与瓶身之间的活动空间,便于手柄发力。
作为优选,所述弯折结构处弧形过渡。弯折结构弧形过渡可以与瓶盖的弧形边吻合,不仅增加受力面积方便开启,而且在使用时不易产生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开启齿末端的端头为弧形面。开启齿末端的弧形面可以与瓶盖的侧边吻合,并且能够使开启齿与瓶盖有更多的受力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开启瓶盖难度。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为圆环形。圆环形的手柄可以在使用时,将手柄套在手指上,这样新型开瓶器不易掉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开瓶器的有益效果是:开启力度小,并且可以单手操作,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在使用时新型开瓶器能够随时挂在手上而不至于丢失,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手柄,3开启齿,4弯折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开瓶器,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圆环形的手柄2,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向下弯折用于开启瓶盖的钩状开启齿3,主体1、手柄2和开启齿3为一体结构,主体1靠近开启齿3的部分向开启齿3的一侧弯折形成弯折结构4,弯折结构4的弯折角为钝角并且在弯折处弧形过渡,为了使得开启齿3能够更好的和瓶盖吻合,如图1所示,开启齿3的末端的端头为弧形面,这样开启齿3的末端可以更加贴近瓶身,从而增加开启齿3与瓶盖的接触面积,使得开启难度降低。为了更好对手柄2施力,圆环形手柄2设置在主体1上与开启齿3相对的一侧并且手柄2与主体1连接处弧形过渡。
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开启齿3卡在瓶盖的一侧,并将主体1的前半部至于瓶盖顶部,然后用一只手的四个手指握住瓶身,拇指放入圆环形手柄2内,将手柄向瓶身的方向用力,在杠杆作用下,瓶盖的一侧被开启齿3开启,瓶盖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4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