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三轴砂轮法向修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3982.6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祥;王金凎;张四弟;左健民;胡仁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山能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07 | 分类号: | B24B53/07;B24B5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砂轮 修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轮任意线形精确修整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采用金刚石滚轮对砂轮进行精确修整的数控三轴法向修整装置,主要用于齿轮、花键等零件的齿形磨削机床进行砂轮在线自动修整。
背景技术
机床装备作为战略性产业,一直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精密齿形加工机床更有“皇冠上的珍珠”工业之称。上世纪90年代前的磨齿机几乎都是采用展成原理工作的,这种机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少齿根切等。近年来,随着数控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齿形精密加工机床逐步由展成法加工向成形法加工过度。
成形法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对砂轮截面曲线的修整。传统的砂轮曲线修整一般采用机械靠模人工操作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机械靠模本身的制造精度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等问题,从更深层次讲,金刚笔修整到曲线的不同位置时,与曲线轮廓的接触点会发生变化,这样刃部的形状会影响修整精度。因此传统的靠模修整法形成的砂轮曲线形状精度低,修整线形很困难,无法满足高精度、多品种、高效率自动化生产的要求,这正是制约成形法加工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砂轮曲线修整一般采用机械靠模人工操作进行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数控三轴砂轮法向修整装置,实现砂轮的在线自动修整,并解决金刚石滚轮对砂轮进行精确修整时,金刚石滚轮修整到砂轮曲线的不同位置时,与曲线轮廓的接触点会发生变化,导致金刚石滚轮刃部的形状影响修整精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控三轴砂轮法向修整装置,它包括滚轮、径向进给部件、轴向进给部件、滚轮摆动部件以及滚轮回转部件,所述的轴向进给部件上安装有砂轮主轴部件,待修整砂轮安装在砂轮主轴部件的输出端;所述的径向进给部件与轴向进给部件相互垂直布置,滚轮摆动部件安装在径向进给部件上,滚轮回转部件安装在滚轮摆动部件上,其回转轴线与滚轮摆动部件轴线空间垂直并相距一个滚轮半径,滚轮通过其中间的基准孔和端面安装在滚轮回转部件的输出轴端,且滚轮径向最大直径点处于滚轮摆动部件的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径向进给部件是使滚轮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数控滑台。
本实用新型的轴向进给部件是使砂轮在竖直方向运动的数控滑台。
本实用新型的轴向进给部件的轴线处于待修整砂轮轴线的平行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滚轮为薄片圆盘形,其外围两侧为锥面,两锥面相交处园周分布有若干金刚石颗粒并倒圆。
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摆动部件之摆动轴线分别与径向进给部件和轴向进给部件之运动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轴数字控制方案,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实现了在线自动化高效修整;其中径向进给部件与轴向进给部件组成直线移动十字数控装置,通过两轴插补可以形成任意线形轨迹,可以实现任意形式、任意规格齿形的精确修整,通用性强;再通过对一个附加回转轴即滚轮摆动部件的回摆控制,可以始终保持金刚石滚轮刃口与修整曲线处于法向接触状态,消除金刚笔刃部形状对砂轮修整精度的影响,有效提高修整精度;与数控成形砂轮磨齿装备配套,可以满足高精度、多品种、高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整个修整装置主要包括金刚石滚轮6、径向进给部件1、轴向进给部件3、滚轮摆动部件5、滚轮回转部件7,简单的讲就是金刚石动力滚轮装置+三轴数控伺服控制装置。其中的径向进给部件1(X轴)和轴向进给部件3(Z轴)采用典型的直线运动伺服传动方案,即采用回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驱动,线性滚动导轨导向,并根据精度要求采用半闭环或闭环控制方案;滚轮摆动部件5(B轴)则采用典型的圆周运动伺服传动方案,即伺服电机+蜗轮蜗杆副驱动半闭环控制,回转轴采用滚动轴承支承;金刚石动力滚轮装置采用电机+皮带传动滚轮轴或直接采用内置电机驱动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山能精密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山能精密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3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