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外观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3651.2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7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任红贤;周航标;孙小元;邱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外观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外观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注塑外观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已经充斥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举例来说,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及移动电话等电子装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及工作的必要工具。一般而言,电子产品的结构通常以平板型式居多。原因为在制作平板型的注塑件时,注塑件的胶厚一致且后收缩一致,因此注塑容易,使得成型后收缩比较小且不容易变形。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外形成为消费者选择电子产品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简单的平板型外观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举例来说,一个剖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弧形的滑盖注塑件具有相对的内外表面,其中外表面具有波浪纹且内表面不具波浪纹,内表面可滑动地接触一元件。这样的注塑件其外表面对于注塑的品质要求比较高,不能有缩水、冲料影、塑胶融合线与色差等情形,且还要保持注塑件的强度。
然而,上述的滑盖注塑件因内外表面之间的厚度不均,会造成注塑的品质下降,例如后收缩较大、变形较大,使得注塑件外观的造型和注塑品质难以兼顾。举例来说,半圆形或弧形的注塑件滑盖因外表面有波浪纹的造型,因此内表面容易向内翘或向外翘,而造成滑动不顺的问题。此外,内表面整面为滑动时的元件接触面,因此于元件上滑动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面为一种注塑外观模块,其可具有均匀壁厚,且在确保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使滑动顺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一种注塑外观模块包含壳体件与外观件。外观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均具有相同的波浪纹,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波浪纹相互对齐并皆沿一方向呈凹凸交替变化,使得外观件具有均匀壁厚。第二表面具有多个补强凸肋。补强凸肋分别沿此方向延伸,且多个补强凸肋沿此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多个补强凸肋凸出于第二表面的波浪纹的凸部的顶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壳体件抵接于外观件的表面具有另一波浪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壳体件的剖面形状为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壳体件的剖面形状为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外观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均具有相同的波浪纹,且两个表面的波浪纹相互对齐,因此外观件具有均匀壁厚。如此一来,在制作外观件时注塑容易,后收缩小且不易变形,使得外观件的外观造型和注塑品质可以兼顾。此外,外观件的第二表面为在壳体件上滑动时的接触面,由于第二表面具有补强凸肋,因此外观件于壳体件上滑动时,不但可经由补强凸肋加强结构强度,还可确保第二表面不会整面接触壳体件,只有补强凸肋会接触壳体件,可降低外观件与壳体件之间的摩擦力,使滑动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塑外观模块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外观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外观件摊开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塑外观模块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塑外观模块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塑外观模块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注塑外观模块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b:注塑外观模块100c:注塑外观模块
100d:注塑外观模块100e:注塑外观模块
100f:注塑外观模块110:壳体件
111:凸部112:上表面
113:凹部114:下表面
115:凹部116:波浪纹
117:凸部118:波浪纹
120:外观件121:凸部
122:第一表面123:凹部
124:第二表面125:凹部
126:波浪纹127:凸部
128:波浪纹129:补强凸肋
d:方向D1:第一厚度
D2:第二厚度H:壁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3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展纤导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3G手机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