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门脚链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3531.2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0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成锋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E05D5/10;E05D11/10;E05F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100 广东省高要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门 脚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的部件,更具体而言是指一种玻璃门脚链。
背景技术
门是用于控制建筑物进出口的开闭,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门的结构不断的得到改善。
而门脚链是现代门结构中的常用部件,常用于控制门体打开到某一位置而固定,壁免了每次进出都需要打开或关闭门和当门在打开壮态时往往因为有风吹都会导致门体的关闭,而目前所使用的门脚链以液压式的为主,其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且制造成本高,因此没有得到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玻璃门脚链。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门脚链,包括主体、滑动件、转轴以及弹性单元,该主体上具有用于与门体连接的安装槽、横向内孔、纵向内孔,其中该横向内孔与该纵向内孔相交而连通,且该纵向内孔底部具有与该纵向内孔连通的沉孔,该弹性单元收容于该横向内孔中,且该弹性单元一端抵住该滑动件;
该滑动件滑动设置在该主体的横向内孔中,该滑动件上开设有嵌槽,该嵌槽具有一开口,而该嵌槽底面对应该开口位置处具有一槽口,在该嵌槽中靠近该槽口前端处具有一触动件;
该转轴具有主轴、凸轮轴以及连接轴,其中该凸轮轴与该连接轴收容于该纵向内孔中而该主轴则部分凸出于该纵向内孔,该滑动件抵在该凸轮轴外表面上,该凸轮轴外表面具有一第一止位面以及一第二止位面,而该第一止位面与第二止位面能与该触动件卡配,该转轴经该滑动件上的开口伸入该嵌槽中,且该连接轴穿过该槽口而插接在该沉孔中。
该嵌槽中坚立设置有一轴,该触动件上开设有一孔,而该轴则穿设于该孔中。 还包括用于密封该横向内孔的横向塞盖以及用于密封该纵向内孔的纵向塞盖,该弹性单元另一端侧是抵住该横向塞盖。
该主体上还开设有注油孔,该注油孔与该横向内孔连通。
该横向内孔与该纵向内孔中填充有液压油。
该沉孔中设置有轴承,而该转轴的连接轴则是穿接在该轴承中。
该转轴的凸轮轴外表面还具有一第三止位面,该第三止位面能与该触动件卡配。
相邻的两个止位面夹角为90度。
该第一止位面与第三止位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凸面。
该弹性单元为弹簧或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主体、滑动件、转轴以及弹性单元,该主体上具有用于与门体连接的安装槽、横向内孔、纵向内孔,其中该横向内孔与该纵向内孔相交而连通,且该纵向内孔底部具有与该纵向内孔连通的沉孔,该弹性单元收容于该横向内孔中,且该弹性单元一端抵住该滑动件;该弹性单元、滑动件滑动设置在该主体的横向内孔中,该滑动件上开设有嵌槽,该嵌槽具有一开口,而该嵌槽底面对应该开口位置处具有一槽口,在该嵌槽中靠近该槽口前端处具有一触动件;该转轴具有主轴、凸轮轴以及连接轴,其中该凸轮轴与该连接轴收容于该纵向内孔中而该主轴则部分凸出于该纵向内孔,该滑动件抵在该凸轮轴外表面上,该凸轮轴外表面具有一第一止位面以及一第二止位面,而该第一止位面与第二止位面能与该触动件卡配,该转轴经该滑动件上的开口伸入该嵌槽中,且该连接轴穿过该槽口而插接在该沉孔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子,一种玻璃门脚链,包括主体10、滑动件20、转轴30以及弹性单元40,该主体10上具有用于与门体连接的安装槽11、横向内孔12、纵向内孔13,其中该横向内孔12与该纵向内孔13相交而连通,且该纵向内孔13底部具有与该纵向内孔13连通的沉孔14,该弹性单元40收容于该横向内孔12中,且该弹性单元40一端抵住该滑动件20;
如图4所示,该滑动件20滑动设置在该主体10的横向内孔12中,该滑动件20上开设有嵌槽21,该嵌槽21具有一开口22,而该嵌槽21底面对应该开口22位置处具有一槽口23,在该嵌槽21中靠近该槽口23前端处具有一触动件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成锋,未经黄成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3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电量均衡电路及电池系统
- 下一篇:500kV可控串补装置仿真系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