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储液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3224.4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5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韦秀喜;潘金海;覃权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6 | 分类号: | B60T17/0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54501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储液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部件,特别是一种制动储液壶。
背景技术
机动车使用的制动储液壶,其壶盖和密封垫的作用一是防止储液壶内制动液外泄,二是防止储液壶外杂质进人储液壶。为了保证车辆制动时储液壶内气压和储液壶外气压平衡,即实现制动储液壶的呼吸功能,还需要在盖子和密封件周围开通气孔,使壶内空气通过通气孔与外部空气连通,实现制动时储液壶的呼吸功能。此种结构的储液壶存在以下不足:
1.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制动储液壶会随着车辆震动,震动剧烈时,制动液会从通气孔外泄,导致制动液较快流失,对环境造成污染;
2.直接在盖子上开通气孔,外部杂质和灰尘容易进入储液壶,污染制动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内盖的新型制动储液壶,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动储液壶,包括壶口、外盖和密封垫,外盖有内螺纹,壶口外圆有外螺纹,外盖通过螺纹旋合与壶口连接,密封垫装配在外盖与壶口内腔之间,所述密封垫与外盖之间加设有内盖,内盖与外盖之间的空间形成空腔,内盖与密封垫之间的空间形成型腔,所述密封垫中心开有一夹缝,所述壶口外圆的外螺纹上开有轴向小槽,内盖上开有将型腔、空腔与轴向小槽连通的间接通道,间接通道与夹缝、共同构成储液壶内腔与外部大气连通的空气通道。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盖包括管状盖身、环形盖边和盖底,盖底连接在管状盖身内腔中部,环形盖边连接在管状盖身的上端,所述环形盖边上开有凹槽,所述盖底上开有小孔,凹槽和小孔构成将型腔、空腔与轴向小槽连通的间接通道。
其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密封垫为一平底碗状结构,碗口有用于将密封垫安置在壶口的翻边,所述夹缝位于碗底中心,夹缝周围有一突出圆台,圆台上均布有凸点。
所述内盖之管状盖身的外径与壶口内径之间的间距与密封垫厚度相吻合。
所述内盖环形盖边上的凹槽与轴向小槽数量相同、位置对应。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制动储液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制动储液壶在外盖与密封垫之间加设了内盖,由内盖盖面上的小孔、环形盖边上的凹槽、密封垫上的夹缝、制动储液壶壶口外螺纹上的轴向小槽、空腔、型腔构成了新的空气通道,既能防止储液壶外杂质进人储液壶,又能实现制动储液壶的呼吸功能:车辆实施制动时,空气从储液壶外通过空气通道进入储液壶内,制动释放时,空气通过空气通道从储液壶内排放到储液壶外。
2.由于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制动储液壶的内盖与外盖之间形成了一个空腔,内盖与密封垫之间形成了一个型腔,所述密封垫中心夹缝代替开孔,夹缝周围设有圆台,圆台上有凸点,当密封垫受压力作用向上收缩时,不会与内盖的盖底贴合,既保持型腔的空间,又不至于堵塞开缝通道。当制动液随车辆剧烈晃动时,制动液通过密封垫夹缝处外泄到型腔内暂时储存,由于没有压力时,夹缝处于闭合状态,故从夹缝处外泄到型腔内制动液有限,待制动时,该部分制动液会跟随空气重新进入制动储液壶内,既有效减少了制动液通过空气通道外泄损耗,又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制动储液壶改在壶口外螺纹上开轴向小槽,与内盖的凹槽对应连通,既可避免外部杂质、灰尘的进入,又可增加螺纹旋合后空气通道容积,保证“呼吸”通畅,设计科学,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制动储液壶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制动储液壶结构图;
图2:图1之A部放大图;
图3:壶口外圆螺纹结构示意图;
图4~图5:内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主视图(剖视),图5—俯视图;
图6~图7:密封垫结构示意图:
图6—主视图(剖视),图7—俯视图。
图中:
1—储液壶,2—壶口,21—轴向小槽,22—外螺纹,3—外盖, 4—密封垫,41—夹缝,42—圆台,43—凸点,44—翻边,5—内盖,51—管状盖身,52—环形盖边,521—凹槽,53—盖底,531—小孔,6—空腔,7—型腔,8—空气通道,9—储液壶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未经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32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制作工艺
- 下一篇:汽车储液罐通气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