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触控对焦信号定位仪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92927.5 | 申请日: | 2012-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9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德;张宇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钛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对焦 信号 定位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触控屏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实现对玻璃基片上的摄像机模块进行定位的设备。
背景技术
光学触控屏与电容式触控屏、电阻式触控屏一样均属于触控产品。光学触控屏的原理是:通过设置在玻璃基片的角落的CCD或CMOS摄像机模块,来侦测触控物体所形成的阴影,经由三角或多角定位找出触控的位置。光源以PWM型式配合摄影机撷取时间,由光传感器(Optical Sensor)端发出并以扇形涵盖整个作动区,通常为红外光(IR)。这些在水平面上不同角度的光线,经由三边边缘上的回溯型反射片(Retro-reflector),可反射回到原来发射的位置,即进入摄影机内;或利用导光条的方式达成。因此每条光线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旦有外界物体(例如:手、笔)阻断了部份光线的路径,意即无法回到摄影机内,即可利用摄影机具角度选择的特性得知角度,最后再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于玻璃基片平面上的坐标位置。
由上述可知,玻璃基片上的摄像头模块的安装位置对于光学触控屏的位置捕捉的准确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光学触控屏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玻璃基片上的摄像机模块进行准确定位安装。现有技术中对玻璃基片上的摄像头模块进行定位是通过手动调整定位,同时借助并检测仪器进行。现有的这种定位调整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定位精确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这个需求,而提出一种光学触控对焦信号定位仪器,可以对玻璃基片上的摄像头模块进行快速而精确的定位操作。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光学触控对焦信号定位仪器,包括:
一基座,该基座至少设有一用于承载光学玻璃片的矩形台面;
四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分别设置于该基座的矩形台面的四个对角位置,该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包括:一由气缸驱动的翻转构件、一可调整空间位置的调整构件和一设置于该调整构件下端的摄像头固定构件,该摄像头固定构件用于固定摄像头模块;及
四控制盒,分别与上述的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连接,该控制盒上设有控制按钮,通过该控制按钮来控制翻转构件和固定构件的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台面是一可调节位置大小的框架体,通过该框架体的位置调节以适应承载的不同光学玻璃片尺寸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的调整构件上设有5个千分尺,分别设置在上端、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以调整该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分别往上、下,前、后,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精度调节四个摄像头的光学信号对焦控制,可有效避免信号发生误差,提供信号发生的准确性能,可以对玻璃基片上的摄像机模块进行快速而精确的定位操作,应用于光学触控屏生产中,以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对焦信号定位仪器,包括:
一基座1,该基座1至少设有一用于承载光学玻璃片的矩形台面11;优选的,为了适应各种光学玻璃片型号生产,所述的矩形台面11是一可调节位置大小的框架体,通过该框架体的位置调节以适应承载的不同光学玻璃片尺寸大小,如32、42、46、55寸等,最大可到70寸。
四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2,分别设置于该基座1的台面11的四个对角位置,该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2包括:一由气缸驱动的翻转构件21、一可调整空间位置的调整构件22和一设置于该调整构件22下端的摄像头固定构件23,该摄像头固定构件23用于固定摄像头模块;优选的,为了更精确调整,所述的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2的调整构件22上设有5个千分尺221,分别设置在上端、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用以调整该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2分别往上、下,前、后,左、右移动。
四控制盒3,分别与上述的摄像头定位调整部件2连接,该控制盒3上设有控制按钮(图中未示),通过该控制按钮来控制翻转构件21和固定构件23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钛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未经钛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2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