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置调试用可变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2462.3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6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钰富;徐峰;杨利勇;李刚;田小彦;樊逸斌;杜小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B60K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杨楷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置 调试 可变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尤其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车辆悬置系统的角度可调节衬套。
背景技术
动力总成悬置是整车上与NVH关系紧密的零部件,它是整个动力总成的支撑,用于隔离了动力总成到车身的大部分振动,并且控制着车辆在加速、减速、过坎及颠簸路面时动力总成在发动机舱内晃动,直接影响着车辆驾驶的舒适性。
在车辆研发过程中,下系杆的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好坏,对整车的NVH性能及驾乘感有决定性的影响。刚度是下系杆衬套最重要的指标,刚度的大小取决于下系杆主簧的结构及橡胶的材料,现有调试用悬置的刚度变化通常由其橡胶材料变化而实现。
在现有的悬置调试过程中,通常为试装不同刚度的悬置做客观评价后,才做出刚度选择,若不合适还需重新调配胶料重新制作零件,重新拆卸装配,整个过程费时费力。用以调试的下系杆的刚度数值都存在一定间隔,并不连续,最优刚度数值有可能就存在这个间隔中,这样就很有可能在调试过程中错过了最佳刚度的那个点从而导致最终锁定的刚度值并非最优。
在专利文献CN201120023909.0中提及了一种可变刚度悬置装置,包括两组前悬置,各组前悬置均包括一组装设在车架纵梁底部的主簧,铰接于车架纵梁上翼面的连杆和阻尼减震器,所述主簧顶端与所述连杆接触,还包括两组装设于车架纵梁上翼面的副簧,所述副簧分设于所述连杆与车架纵梁铰接点的两侧,所述副簧的顶端与连杆底部之间设有间隙。
该副簧包括副弹簧和导向组件,所述副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组件上,导向组件的长度小于副弹簧的长度。
当驾驶室载荷较小的情况下,长度增加的主簧可以单独作用,实现小刚度要求。当驾驶室载荷较大或者驾驶室相对于车架的垂向振动位移过大时,主簧与副簧同时作用,从而实现自适应改变刚度,其既可以增大承载能力,也可改变驾驶室共振频率,有效降低振动。
在该专利文献中,刚度的调节是通过主簧和/或副簧的长度来决定,显然可调节的刚度范围小,并且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悬置调试用可变衬套,其可以便捷地调节车辆悬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前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衬套,其包括有衬套壁、主轴、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以及夹持器,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主簧的第一端硫化在所述第一轴套上,所述第一主簧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硫化在所述滑片上,所述第二主簧的第一端硫化在所述第二轴套上,所述第二主簧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硫化在所述滑片上;所述滑片设置在所述衬套壁内并且能够随着所述第一主簧和所述第二主簧变换角度而在所述衬套壁内滑动,所述夹持器可调节在设置在所述衬套壁上并且能够将所述滑片夹持在所述衬套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变衬套,优选地,所述可变衬套还包括有压环,所述主轴为空心轴,所述压环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一端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变衬套,优选地,在所述空心轴内部能够设有相应的螺栓,所述螺栓进一步固定所述压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变衬套,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能够绕所述主轴自由旋转以变换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变衬套,优选地,所述可变衬套还包括撞块,所述撞块设置在所述衬套壁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置调试用可变衬套,它与现有调试用的衬套相比,具有刚度值为连续性的优点,比传统悬置调试衬套能够更加容易和便捷地在操控性与舒适性中找到一个合理点。并且它可以通过调整衬套总成在下系杆或悬置中的安装角度,查看撞块撞击痕迹,十分方便的验证前期设计衬套角度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可变衬套的第一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可变衬套的第二视图;以及
图3为图1中的可变衬套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撞块
21 第一主簧
22 第二主簧
3 衬套壁
4 主轴
5 第一轴套
6 压环
7 滑片
8 第二轴套
9 夹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24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