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压作业用可通过式油管堵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2278.9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发明;佘朝毅;张华礼;李国;唐庚;喻成刚;邓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通过 油管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压作业用可通过式油管堵塞器,属于带压修井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压作业具有不压井、不放喷和不泄压的特点,就避免油气层污染、减轻环境污染及缩短作业周期而言,其最大优点在于可以保护和维持地层的原始产能,为气田的长期开发和稳定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带压作业技术能充分体现、满足和超越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符合气藏经营理念。
由于气井普遍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和地层水,所以生产油管基本都存在被腐蚀的问题,严重者会变薄、穿孔及断落,给后期修井打捞带来很大困难。修井打捞时间长,产量压力大,“产量”与“修井”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改变现有修井方式以及尽可能地保护储层是低压气井修井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带压作业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
作为带压作业核心工具的普通油管堵塞器一般只能坐放在预先下放好的、最上层的工作筒内。一些油气井在井内不同深度设置了多个工作筒,有时根据现场情况,需堵塞位于不同井深处的工作筒,而普通的油管堵塞器无法穿过上层工作筒去堵塞下层的工作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压作业用可通过式油管堵塞器,其用于带压作业修井,可堵塞处于任意深度的工作筒。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心轴螺纹连接在打捞头内壁凸肩下方。设有卡瓦和压簧的本体上端螺纹连接心轴外周面,下端内螺纹连接密封座中部扩径段。密封座上部缩径筒设在心轴内,下部缩径筒外壁套装密封圈支撑A、密封圈支撑B和V型密封圈,底部螺纹连接设有内滑套的滑套本体。
本实用新型油管堵塞器的卡块机构可根据需要发生变径,能从一定井深处的工作筒中通过,去堵塞处在下方的工作筒。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气井带压起下管柱,进行日常维护作业,解决“产量”与“修井”的矛盾,降低修井难度,消除安全隐患,满足气井高效和安全的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压作业用可通过式油管堵塞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带压作业用可通过式油管堵塞器由打捞头1、心轴2、本体3、卡瓦4、压簧5、密封座6、支撑A7、支撑B8、V型密封圈9、滑套本体10和内滑套11组成:
筒形的心轴2螺纹连接在打捞头1内壁凸肩下方。设有卡瓦4和压簧5的本体3上端螺纹连接心轴2外周面,下端内螺纹连接密封座6中部扩径段。密封座6上部缩径筒设在心轴2内,下部缩径筒外壁套装密封圈支撑A7、密封圈支撑B8和V型密封圈9,底部螺纹连接设有内滑套11的滑套本体10。
本实用新型油管堵塞器通过专用工具下到指定位置后,向下震击,使卡块机构(本体3、卡瓦4和压簧5)发生变径,卡瓦4卡爪外凸,坐放于事先下入的座放工作筒上。如需坐放下一个深度的工作筒,便不在此工作筒处震击,而在通过该工作筒时,凭借工具串自重施力于压簧5,使卡块机构发生变径,卡瓦4收回卡爪,这样,油管堵塞器便可从工作筒中穿过,去堵塞下方的工作筒。依次类推,完成下方工作筒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22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