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过滤干燥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1774.2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2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8 | 分类号: | B01D1/18;B01D1/30;C01B3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55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过滤 干燥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过滤干燥塔。
背景技术
白炭黑又称水合沉淀二氧化硅,为白色无定形微细粉末,主要用于橡胶的增强剂,是一种重要的硅系无机功能性粉体材料。国内大部分采用传统沉淀法制备,具体为以硅酸钠溶液和硫酸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调节pH值,得到二氧化硅沉淀,而后经过过滤及洗涤,除去硫酸钠和杂质等,然后得到的滤饼经高速搅拌液化成糊状浆料,最后喷雾干燥,得到二氧化硅产品。上述过程中的喷雾干燥过程,是通过干燥塔来实现的。常用的干燥塔为高压空气干燥塔,包括外筒和上端盖、下端盖,上端盖连接有空气排出口;下端盖连接有空气进入口,还包括设置两个以上装填有吸附剂的吸附剂筒,吸附剂筒层叠并置于外筒内,相邻吸附剂筒的接触面采用滤网结构。上述装置的结构复杂,耗电量较高,生产成本偏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上述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过滤干燥塔,该装置结构简单、耗电量低,能够降低能耗和节省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过滤干燥塔,包括三层式塔体,所述塔体的顶层为带进液口的过滤室,所述过滤室设有过滤网;所述塔体的中层为带有排气管的雾化室,所述雾化室设有雾化器,所述塔体的底层为带出料口的冷却室;所述进液口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出料口设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雾化室上设有至少一进气管,所述冷却室设有至少一出气管。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位于进气管接入冷却室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底部呈锥形,且所述出料口位于冷却室底部的最低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过滤干燥塔,采用三层式的塔体设计,包括塔体顶层的过滤室、塔体中层的雾化室及塔体底层的冷却室,具体的,溶液从进液口注入塔体顶层的过滤室,经过过滤网的过滤缓冲之后,进入塔体中层的雾化室,在雾化器的加热雾化作用下,将溶液雾化,雾化后的溶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冷却室,且在冷却室中变成粉末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耗电量低,能够降低能耗和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干燥塔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过滤室,11-进液口,12-第一控制阀,13-过滤网;
2-雾化室,21-雾化器,22a-第一进气管,22b-第二进气管,23-排气管;
3-冷却室,31-出料口,32-第二控制阀,33a-第一出气管,33b-第二出气管,34-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一种自动过滤干燥塔,包括三层式塔体,所述塔体的顶层为带进液口11的过滤室1,所述过滤室1设有过滤网13;所述塔体的中层为带有排气管23的雾化室2,所述雾化室2设有雾化器21,所述塔体的底层为带出料口31的冷却室3;所述进液口11设有第一控制阀12,所述出料口31设有第二控制阀32。
工作时,打开第一控制阀12,溶液从进液口11注入塔体顶层的过滤室1,并流入过滤网13,过滤网13一方面滤除溶液残渣,另一方面减缓溶液的流速;溶液经过滤网13之后,进入塔体中层的雾化室2,在雾化器21的加热雾化作用下,将溶液雾化,雾化后的水蒸汽由排气管23排出,雾化后的溶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冷却室3,且在冷却室3中变成粉末状,打开第二控制阀32后,便可对粉末状的物质进行收集。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室2上设有至少一进气管,所述冷却室3设有至少一出气管。进气管与出气管形成对流状态,能够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能够使雾化的溶质更快的进入冷却室3,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的数量为两个,具体为均布与雾化室2上侧壁上的第一进气管22a与第二进气管22b。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为两个,具体为均布于冷却室3侧壁上的第一出气管33a和第二出气管33b。应该指出,基于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使雾化的溶质更快的进入冷却室3等因素来设计的,其它数量的进气管与出气管,均为本是实施例的可行方案。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滤网34,所述滤网34位于进气管接入冷却室3的端部。该滤网34能够避免雾化的溶质随空气从出气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1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氯蔗糖生产尾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充气式高弹力橡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