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式制动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1671.6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7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友良;陈作云;高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8 | 分类号: | F16D65/08;F16D65/09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车用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鼓式制动蹄。
背景技术
原来的鼓式制动蹄为整体结构,采用铸造工艺整体制作,这种鼓式制动蹄重量较大、制作工艺复杂且制作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针对这种整体结构的制动蹄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CN201120528497.6和CN200920127684.6,前述两个文献的方案中,对鼓式制动蹄上的各个结构体进行单独制作,然后焊接成整体,这种改进虽然使鼓式制动蹄本身的结构得到了优化,但未对鼓式制动蹄与制动装置上的其他零件之间的工作关系起到改善作用,尤其是未对复位弹簧和鼓式制动蹄之间的受力关系进行改进,他们仍然采用单根复位弹簧来为鼓式制动蹄提供回复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鼓式制动蹄,包括蹄板和两块筋板,两块筋板平行地设置在蹄板上,蹄板和两块筋板之间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其改进在于:所述筋板中部设置有弯曲部,弯曲部位置处的筋板结构体向两块筋板之间的空间凹陷,两块筋板在弯曲部处互相接触;弯曲部位置处的筋板结构体上设置有销轴孔,两块筋板上的销轴孔互相重叠;销轴孔内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两端从两块筋板外侧面上凸起,定位销两端各连接有一复位弹簧。
现有的鼓式制动蹄上的筋板均为平板式结构,由于空间受限以及考虑结构稳定性,鼓式制动蹄上仅能连接一根复位弹簧,显然单根复位弹簧所能提供的回复力十分有限;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在弯曲部处设置两根复位弹簧,从而增大作用到鼓式制动蹄上的回复力,使鼓式制动蹄回位时的灵活性得到改善,保证鼓式制动蹄可以快速回位,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筋板上的弯曲部不仅为复位弹簧的设置留出了安装空间,同时还使得两块筋板在弯曲部处的总厚度得到了减小,从而使连接两根复位弹簧的定位销的长度相对较短,保证了复位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在前述方案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作了如下改进:所述筋板的一端设置有滚轮轴孔,滚轮轴孔边沿的筋板结构体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滚轮轴孔处设置有滚轮轴,滚轮轴上套接有滚轮,滚轮轴端部与限位凸台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卡挡结构,卡挡结构与限位凸台形成干涉关系,可有效避免滚轮转动时滚轮轴和滚轮发生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提高鼓式制动蹄复位时的灵活性,结构紧凑、工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筋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鼓式制动蹄,包括蹄板1和两块筋板2,两块筋板2平行地设置在蹄板1上,蹄板1和两块筋板2之间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其改进在于:所述筋板2中部设置有弯曲部2-1,弯曲部2-1位置处的筋板2结构体向两块筋板2之间的空间凹陷,两块筋板2在弯曲部2-1处互相接触;弯曲部2-1位置处的筋板2结构体上设置有销轴孔2-2,两块筋板2上的销轴孔2-2互相重叠;销轴孔2-2内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两端从两块筋板2外侧面上凸起,定位销两端各连接有一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2的一端设置有滚轮轴孔8,滚轮轴孔8边沿的筋板2结构体上设置有限位凸台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1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材弯胀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然时效态铝锂合金薄板的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