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变电站综合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0419.3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宗榜林;徐建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电站 综合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器仪表,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测试仪。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智能变电站综合测试仪程序运行不稳定,接口不规范,操作不方便,校验一套智能变电站的主变保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甚至有时还不能满足运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变电站综合测试仪,可以方便地进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校验,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主CPU模块、人机接口模块、电源模块、光纤扩展板,主CPU模块分别连接人机接口模块、电源模块、光纤扩展板;CPU分别用2根IO控制信号线与DSP处理器和FPGA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相连接,DSP处理器用2根IO控制信号线与AD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相连接,并通过高速数据总线与DPRAM双端口RAM连接,进行数据交换;DPRAM双端口RAM通过两高速数据总线与FPGA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相连接,DPRAM双端口RAM与DSP处理器进行数据交换送到AD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的主CPU模块采用MPC8313通信处理器, CPU选用飞思卡尔MPC8313E,266MHz (CPU),具有 128 Mbyte无缓冲DDR2 SDRAM,16 MByte Flash单片存储器,32 MByte NAND Flash存储器优点,并具有开发环境优良,处理能力强特点。
所述的人机接口模块由LED 显示屏组成,是由发光二极管排列组成的一显示器件,采用低电压扫描驱动,具有:耗电少、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亮度高、故障少、视角大、可视距离远等特点。
所述的光纤扩展板为两块,采用LC接头与外部连接。LC接头体积小,为标准方型接头,工程塑料制成,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可直接插拔,使用方便。
所述的DSP处理器型号为DSPBF536处理器,所述的FPGA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型号为Field-Programmabie Gate Array。
本实用新型采用IEEE1588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以保证本实用新型CPU输出的信号与DSPBF536处理器、FPGA(Field-Programmabi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接收的信号同步,即本实用新型输出的信号与DSPBF536处理器、FPGA(Field-Programmabi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是同一时刻的信号。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对数字化保护测控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校验,校验项目全面且精确,而且实施简便;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可以节省购置市面数字校验仪的大量费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硬件逻辑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主CPU模块,2. 光纤扩展板,3. 人机接口模块,4. 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CPU模块1分别连接人机接口模块3、电源模块4、光纤扩展板2。所述的光纤扩展板2为两块,采用LC接头与外部连接。
如图2所示, CPU分别用2根IO控制信号线与DSP处理器和FPGA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相连接,DSP处理器用2根IO控制信号线与AD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相连接,并通过高速数据总线与DPRAM双端口RAM连接,进行数据交换;DPRAM双端口RAM与DSP处理器进行数据交换,两高速数据总线与FPGA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相连接,DPRAM双端口RAM与DSP处理器进行数据交换送到AD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接收A/D模拟量信号转换数字信号输入,然后通过SMV报文送给保护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通过Coose网发遥控命令给智能组件,同时智能组件Coose报文和60044级联接口送给智能变电站测试仪一次设备的状态,从而完成对智能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的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未经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0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压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射频传感器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相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