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混肥转鼓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9776.8 | 申请日: | 201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同;侯坤;曹杰;曹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276034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混肥转鼓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肥生产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复混肥转鼓造粒机。
背景技术
在复混肥的生产过程中中,需要通过滚动将粉末状的原料制成颗粒状。这一步骤的造粒机大都采用滚筒式结构,将粉末材料放在滚筒中,通过喷淋管向滚筒中喷洒料浆,料浆落到粉状的缓释材料上,被缓释材料包裹,随着滚筒的翻滚,化肥颗粒滚动成型。这些滚筒式造粒机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环形轨道,其中至少一个轨道为齿轨,通过齿轮啮合驱动滚筒旋转,另外至少两个轨道支撑在带有凹槽的支撑轮上,使滚筒保持平衡。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滚筒旋转时轨道摆动的幅度较大,很容易脱离支撑轮的凹槽,造成滚筒旋转障碍和设备故障,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滚筒运行平稳、故障率低的复混肥转鼓造粒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混肥转鼓造粒机,包括滚筒、固定安装在滚筒外壁上的轨道环、齿环,所述齿环通过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轨道环安装在轨道上,滚筒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料装置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底座、支撑轮、限位轮,底座位于滚筒的正下方,底座上安装有轴座,支撑轮安装在轴座上,所述支撑轮两个一组支撑在滚筒的外壁上,在每一组支撑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组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两个一组设置在轨道环的两侧,限位轮安装在轮轴的上端,轮轴垂直安装在底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两个支撑轮、两个限位轮构成一组轨道结构,前后支撑、左右夹持轨道环,结构合理、滚筒运行平稳、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混肥转鼓造粒机包括滚筒2、固定安装在滚筒2外壁上的轨道环3、齿环4,所述齿环4通过驱动齿轮5与驱动电机6传动连接,驱动电机6通过驱动齿轮5带动滚筒2旋转。滚筒2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料装置7和出料口8。
如图2所示,轨道环3安装在轨道上,所述轨道包括底座1、支撑轮9、限位轮10,底座1位于滚筒2的正下方,底座1上安装有轴座11,支撑轮9安装在轴座11上,所述支撑轮9两个一组支撑在滚筒2的外壁上,滚筒2旋转的时候支撑轮9随之转动,以降低摩擦系数;在每一组支撑轮9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组限位轮10,所述限位轮10两个一组设置在轨道环3的两侧,限位轮10安装在轮轴12的上端,轮轴12垂直安装在底座1上。轨道环3位于两限位轮10之间,轨道环3转动的时候,如果碰触到其中一个限位轮就会带动其一起转动,同时限位轮将轨道环3的摆动幅度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9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