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引脚焊接防护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9743.3 | 申请日: | 201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洪;许大宏;李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梧州市平洲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3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引脚 焊接 防护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焊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感引脚焊接设备上的防护工具。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在焊锡过程中产生焊珠的现象比较普遍,是电子产品焊锡过程中的一大工艺难题。现在业界普遍的作法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锡珠的发生率:1、预热施焊部位后再浸锡;2、确保焊锡部位有适当的松香;3、多次数、短时间进行浸锡;4、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尽量调节松香水的浓度;5、调低浸锡的温度来减少锡珠的产生;6、降低操作速度减少振动导致的外力对锡珠的影响。以上方法均只能降低焊珠的发生概率,不能有效杜绝,而通过检查也无法避免不良产品的流出,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的一种电感引脚焊接防护的工具,它可以解决电感引脚焊接时产生附着锡珠,影响产品可靠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一侧分布有多个用于放置电感的下凹槽的上锡棒,每个所述下凹槽的槽底设有永磁体,槽侧设有供电感引脚伸出的缺口,所述上锡棒设有下凹槽的一侧通过定位销连接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锡棒的各个下凹槽一一对应的多个上凹槽,每个上凹槽的槽底连接有通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杜绝产品附着锡渣或锡珠。
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材料不带磁、不沾锡。
4、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焊锡工艺条件的情况下对产品进行保护,不需要调整生产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的电感引脚焊接防护的工具,它由一根上锡棒1和一根防护条2构成。在上锡棒1的上侧均布有14个下凹槽,在每一个下凹槽的槽底均放置有永磁体,槽侧设有供电感引脚伸出的缺口。在本工具在使用时,需要锡焊接的电感线圈3放置在凹槽内的永磁体上,靠永磁体磁力将电感线圈3的磁芯吸附在上锡棒1内,电感线圈3的引脚伸出上锡棒1的侧面的缺口外。上锡棒1上侧面的两端头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销;防护条2的下侧相应布置有14个上凹槽,防护条2下面对应上锡棒1上的定位销设有定位销孔,上锡棒1的定位销插入到防护条2的定位销孔时,防护条2的下侧相应布置有14个上凹槽正好一一正对上锡棒1的下凹槽。在本工具在使用时,上锡棒1和防护条2可以罩在多个需要焊接的电感线圈3外,保证在对电感线圈3引脚进行锡焊过程中电感线圈3不产生移动,却让每个电感线圈3的需要焊接的引脚伸出在外面。防护条2上凹槽的每个槽底均连接有一个通孔,以保证电感线圈3在锡焊过程中产生烟汽能及时排出。采用本工具对电感线圈3的保护焊接可以防止焊接锡珠附着在电感线圈3上,从而确保电感产品在使用时对应用产品工作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梧州市平洲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梧州市平洲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9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