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回缩预应力锚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7339.2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梅治乾;梅树滔;唐茂;刘建英;金童;韦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邱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回 预应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锚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包含有中、短束预应力筋的低回缩预应力锚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建设的发展,预应力锚具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对于中、短束预应力筋,若采用传统的夹片式锚具很难满足张拉控制应力的要求,存在主拉应力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而产生的斜裂缝、有效永久预应力损失大、锚具回缩量大、预应力筋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后张法小吨位、短预应力筋张拉锚固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回缩预应力锚具,它可以解决中、短束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应力施加过度和预应力筋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装在混凝土构件中的预应力筋、锚垫板、螺旋筋、螺母、锚板及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筋通过装在锚板锥形孔中的多付夹片夹持固定在该锚板内,所述螺母压接在所述锚垫板上,所述锚板通过螺纹装在螺母的螺纹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是:所述螺母的外侧设有用于夹持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的外侧设有用于夹持的凹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对张拉端的锚板装在一个螺母的螺纹孔内,通过螺母调整来补偿预应力筋张拉伸出量,因此可以获得第二次对预应力筋张拉施力后回缩量很小的效果,因此张拉端锚具结构可以较为紧凑,外形结构尺寸较小,张拉端锚具用预留槽口尺寸可以大大减少。
2、由于预应力筋张拉施力后回缩量很小,可以控制在1毫米以内,预应力筋有效永久预应力损失大大减少。
3、由于预应力筋张拉施力后回缩量很小,可以避免出现由于第一次张拉应力过高造成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裂缝。
4、由于筋张拉施力后回缩量很小,可以提高整套锚具的预应力筋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低回缩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预应力筋张拉锚固端的锚板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预应力筋张拉锚固端的锚板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螺母形式之一的主视图。
图5是图1中螺母形式之一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螺母形式之二的主视图。
图7是图1中螺母形式之二的俯视图。
图8是低回缩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低回缩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力施加方法中第一次张拉预应力筋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1是图9中支撑脚主视图。
图12是图1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3是图9中螺母套筒形式之一的主视图。
图14是图9中螺母套筒形式之一的左视图。
图15是图9中螺母套筒形式之二的主视图。
图16是图9中螺母套筒形式之二的左视图。
图17是图9中限位顶压筒的主视图。
图18是图9中限位顶压筒的左视图。
图19是低回缩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力施加方法中第二次张拉预应力筋结束时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C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所示的是用于铁路桥涵中的低回缩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有一块预制的混凝土构件1,在混凝土构件1中,预埋有用于穿装预应力筋2的波纹管3,在波纹管3中穿装有多根预应力筋2。
混凝土构件1的左端为预应力筋2的固定锚固端,在该端的混凝土构件1内预埋有锚垫板25和设在锚垫板25外的金属螺旋筋5,在锚垫板外装有一块锚板26,每根预应力筋2的左端分别穿装在锚板26的其中一个锥形孔中,并由该锥形孔内的两片外侧面与该锥形孔壁对应的锥形面的夹片15夹持固定。
混凝土构件1的右端为预应力筋2的张拉锚固端,在该端的混凝土构件1内预埋有锚垫板4和设在在锚垫板4外的金属螺旋筋5,处在这端的预应力筋2分别通过装在如图2、图3所示锚板6锥形孔中的多付夹片夹15持固定在该锚板6内,锚板通过其外侧螺纹装在如图4、图5或图6、图7所示螺母7的螺纹孔中,螺母7的螺纹为60度角的三角形螺纹,螺母7压接在锚垫板4上,螺母7夹持部的外侧面由多个平面围成或有多个凹槽,以便于夹持工具夹持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邱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邱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73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