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铁芯高冲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87113.2 | 申请日: | 2012-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5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保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翔升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铁芯高冲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铁芯高冲模具。
背景技术
电压铁芯1、电压极拼块2(电压极)结构分别如图1、2所示,对电压铁芯和电压极拼块需要用二付高冲模具来完成,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电压铁芯中柱左、右两边剩余的材料空隙实际上是无法利用的,完全被浪费掉,该间隙无法加以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压铁芯高冲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铁芯高冲模具,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位于上、下模具之间设有固定于下模具的导柱,其特征在于,下模板设有电压铁芯以及电压极拼块的凹模,所述上模板设有凸模,所述凸模设有卸料板座以及卸料板,所述上模板设有上垫板,所述下模板设有下垫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模板设有使其可沿导柱升降的导套。
电压铁芯高冲模具本体设有位于电压铁芯中柱两侧的电压极拼块冲压位,便于电压铁芯、电压极拼块同时成型。
本案采用自动叠铆工艺中,在同一付料组排版和同一付高冲模具中多级性冲制出电压铁芯和电压极拼块二个零部件,将原来的单列式排样,改为复合式排样。
将原来涉及的长方形叠铆方式改为圆锥形叠铆分式,增加铆合的周边长度,并利用圆锥形的铆合将硅钢片进行逐层叠铆,增加摩擦力,预紧力,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牢固的气密度,产品不易发生变形,扭曲现象。
在电压铁芯中柱上方开设一个三角形倒锥度镶件槽。然后可以将电压极拼块以过渡配合的方式进行整合。增加了两个零件组合后的预紧力,避免了电压极拼块容易脱落的现象,并确保了产品的对称性,方便于整体电泳表面处理。
在电压铁芯凹模的收紧圈中镶件,进口硬度合金钢ASP-60,增加模具刃磨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原有的电压铁芯高冲模具为基本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压铁芯中柱左、右两边剩余的材料空隙,将电压极拼块安插在两边,这样就可以节省了材料和模具,并能保证材质的一致性。在高冲模具中,分别完成孔径加工,两件实物冲制和叠铆合加工。
(2)将原来涉及的长方形叠铆方式改为圆锥形叠铆分式,增加铆合的周边长度,并利用圆锥形的铆合将硅钢片进行逐层叠铆,增加摩擦力,预紧力,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牢固的气密度,产品不易发生变形,扭曲现象。
(3)在电压铁芯中柱上方开设一个三角形倒锥度镶件槽。然后可以将电压极拼块以过渡配合的方式进行整合。增加了两个零件组合后的预紧力,避免了电压极拼块容易脱落的现象,并确保了产品的对称性,方便于整体电泳表面处理。
(4)根据以往高冲模具凹模刃口容易磨损,经常要修磨的缺陷,我们在凹模局部镶钨合金—G3,使模具(整合寿命达到5000万冲次以上,模具刃口研磨频率达到60万次/每次,每次研磨0.2mm)最后在模具上安装了下死点感应装置,误送检知装置,跳屑保护装置等对模具和操作人员起到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电压铁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的电压极拼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压铁芯高冲模具的流程排样示意图。
图4为电压铁芯高冲模具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电压铁芯高冲模具,其包括上模板3和下模板4,位于上、下模具之间设有固定于下模具的导柱5,下模板设有电压铁芯以及电压极拼块的凹模6,所述上模板设有凸模7,所述凸模7设有卸料板座8以及卸料板9,所述上模板3设有上垫板10,所述下模板4设有下垫板11,所述上模板设有使其可沿导柱升降的导套12,位于上模板还设有跳屑保护装置13。
电压铁芯高冲模具,其包括含凹模、冲头的电压铁芯高冲模具本体,电压铁芯高冲模具本体设有位于电压铁芯中柱两侧的电压极拼块冲压位,增加相应的电压极拼块冲头以及与电压极拼块配合的凹模即可完成新增的电压极拼块的冲压要求。具体设置方式根据图3所示的排样图进行模具准备,制作此种模具属于现有的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翔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翔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7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