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速运自助服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87100.5 | 申请日: | 201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5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补建;罗安;周聪俊;袁增伟;陈洪恩;谢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B17/00 | 分类号: | G07B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 服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电子商务物流系统有关,尤其与快递物流系统有关。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子商务行业,快递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已经成为电商发展的瓶颈,频现闻报端的‘快递暴仓’、‘快递涨价’,‘高薪快递员’暴露出电商快递行业的种种弊端。目前的电商快递服务是靠自营或者第三方的快递公司人工上门投递,特别是最后一公里存在多种不可控制因素都能造成快递包裹无法及时有效的送达收件人,如:交通状况,快递路线,收件人因素,等待收件人提取包裹时间等。
中国专利申请号CN191110023350.8《利用储物柜邮寄、投递邮件及取得储物柜寄存邮件的方法》,其系统和方法针对的最终用户是包裹邮寄人和包裹接收人,只解决了整个物流快递过程中首尾两端的部分需求,而没解决物流快递环节快递员如何处理包裹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号CN191110101932.9公开了一种《自助投递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投递方法》:包裹送达目的地包裹交接站后,配送管理服务器将包裹抵达信息通知发送放和接收方。
该方法默认快递员将包裹送达目的地包裹交接站后,包裹就存入了交接柜。没有就快递员如何将包裹存入交接柜?配送管路服务器如何得知包裹到达目的地包裹交接站?如何获取包裹信息?存入过程中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容易造成丢包、误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存取安全,获取信息丰富、快捷,不会造成丢包、误包,物流成本低,效率高的速运自助服务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中心数据服务器2分别与电商服务器1、第一GPRS模3、终端主柜22连接,终端主柜22与终端副柜23连接,终端主柜包括电脑4、输入装置、第二GPRS模块11、条码扫描仪12、读卡器13、控制器15,终端副柜包括驱动器19和若干抽屉,抽屉上有电磁锁20,终端主柜22有电脑4分别与输入装置、第二GPRS模块11、条码扫描仪12、读卡器13、控制器15连接,控制器15与驱动器19连接,驱动器19与抽屉上的电磁锁20连接。
终端主柜还有与电脑4连接的音箱7、监控摄像机8、打印机9、现金支付模块10,与控制器15连接的接近传感器16、灯箱17、LED汉显屏条18,终端副柜还有与驱动器19连接的位于抽屏内的红外传感器21,所述的输入装置为鼠标5和键盘6。
所述控制器15有控制芯片30通过光耦27与接近传感器接口26连接,通过网络变压器33与电脑4的网口34连接,通过第一电流驱动芯片29与灯箱接口28连接,通过IO驱动电路31与LED汉显条屏接口32连接,直接与第一电源24、第一复位电路25、第一JTAG接口35连接,通过第一RS485电路36与第一RS485接口37连接,第一RS485接口37与驱动器19的第二RS485接口50连接。
所述的驱动器19有单片机38通过第一反向电路42与红外传感器接口41连接,通过第二RS485电路49与第二RS485接口50连接,与第二电源39、第二复位电路40、第二JTAG接口48、拨号开关47、第二电流驱动芯片46与继电器45的输入连接,继电器45的输出与电磁锁接口43输入连接,电磁锁接口43的输出接第二反向电路44。
所述的控制芯片30为LM3S6911,IO驱动电路31为74HC245,第一电流驱动芯片29为CLM2003,第一复位电路25为TPS3825。
单片机为C8051F340,第一、二反向电路为芯片74HC14,第二电流驱动芯片46为CLM2003,第二复位电路40为SP706SE。
本实用新型的速运自助服务终端的主柜和副柜可以灵活搭配,方便扩展,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自动化程度高,监测控制严密,操作方便,存取安全。用户和电商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获取丰富的信息,信息传送快捷,不会造成丢包、误包,物流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控制器电路框图。
图3为驱动器电路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中派发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包裹暂存和提取暂存包裹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二程接驳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7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多层机械阻抗板的薄型宽频吸声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轮胎爆胎实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