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削笔机中的自动归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86725.X | 申请日: | 201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9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3L23/08 | 分类号: | B43L23/08 |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削笔机 中的 自动 归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削笔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削笔机中的自动归位机构。
背景技术
削切铅笔时,当一次切割完成后,部分部件处于极端位置,为了能使下一次削切动作顺利进行,需将削笔机的各部件回归到初始状态。传统的削笔机采用弹簧式推进机构,使用时,需手动将面板拉出,使用过程中,面板在弹簧的带动下逐渐归位,待取出铅笔后,面板完全归位,下一次削切时再将面板拉出,这种弹簧式推进机构需在每次削切时手动拉开部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归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归位的削笔机中的自动归位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削笔机中的自动归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削笔机外壳上的弹性臂,弹性臂的后端伸入削笔机外壳内部,并且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削笔机外壳内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推杆的前端设置有卷笔刀,推杆的后端与可转动的传动轴相连接;削笔机外壳内部还设置有储料槽,卷笔刀的前端位于储料槽中,储料槽中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前端与储料槽的前端内壁相抵触,其后端与卷笔刀的前端相抵触。
弹性臂前端内壁上设置有插塞,削笔机外壳上设置有与插塞相配合的插槽,插塞位于插槽下端端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削笔机中的自动归位机构利用弹簧储存弹力,当削切完成后,松开弹性臂,弹簧回弹,各机构回到初始状态,此归位机构无需特别操作,使用时移动,使用后自动归位,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削笔机中的自动归位机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臂,2、内螺纹,3、推杆,4、外螺纹,5、卷笔刀,6、传动轴,7、储料槽,8、复位弹簧,9、插塞,10、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削笔机中的自动归位机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削笔机中的自动归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削笔机外壳上的弹性臂1,弹性臂1的后端伸入削笔机外壳内部,并且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削笔机外壳内部设置有推杆3,推杆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4,外螺纹4与内螺纹2相啮合,推杆3的前端设置有卷笔刀5,推杆3的后端与可转动的传动轴6相连接;削笔机外壳内部还设置有储料槽7,卷笔刀5的前端位于储料槽7中,储料槽7中设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的前端与储料槽7的前端内壁相抵触,其后端与卷笔刀5的前端相抵触。
弹性臂1前端内壁上设置有插塞9,削笔机外壳上设置有与插塞9相配合的插槽10,插塞9位于插槽10下端端口中。
当按下弹性臂1时,弹性臂1后端上移,其前端内壁上的插塞9插入插槽10中,设置在弹性臂1后端内壁上的内螺纹2与推杆3上的外螺纹4贴合,传动轴6转动时,推杆4螺旋状向前移动,推动卷笔刀5螺旋状向前移动压缩储料槽7内的复位弹簧8;当卷笔刀5无法转动时,铅笔削切完成,储料槽7内的复位弹簧8压缩至极限,此时松开弹性臂1,使得弹性臂1后端下移,推杆3失去约束,在储料槽7内的复位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各部件回弹归位。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6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