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5551.5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纪丽伟;符兴胜;刘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F01N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陈产林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排气管 密封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管密封垫。
背景技术
排气管密封垫是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密封零件。传统排气管密封垫只起到隔绝排气管内腔与外界的作用,防止排气泄漏和排气能量损失。随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目前排气管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橡胶、塑料等非金属类零件。隔热罩作为防护类零件,传统的隔热罩安装于排气管上,并向气缸盖及罩壳延伸,起到防护排气管周边零件,杜绝着火风险的作用。目前隔热罩被普遍采用,但由于发动机布置空间不足,隔热位置延伸不到排气管法兰部位等原因,排气管法兰与发动机气缸盖、气缸盖罩壳等处的隔热效果,仍然存在排气管法兰部位容易引起着火的隐患,影响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带隔热功能的组合式排气管密封垫,既能保证排气管的密封,又具有改善排气管法兰部位的隔热效果,从而减少了排气管法兰周边零件的表面温度,避免容易着火的隐患,并且能解决发动机空间不足的问题,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包括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排气管密封板,排气管密封板与发动机排气管法兰平面连接,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与排气管密封板连接,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上方设计有簸箕形上围沿隔热罩。
上述的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簸箕形上围沿隔热罩内侧安装有隔热盖板,两者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隔热盖板和隔热材料与簸箕形上围沿隔热罩形状完全相似,并且可以叠置。
上述的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排气管密封板连接平面上设有凸筋,排气管密封板的数量为左、右两片,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位于两排气管密封板之间。
上述的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排气管密封板的数量可以为一片或者一片以上。
本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既能保证排气管的密封,又具有改善排气管法兰部位的隔热效果,减少了排气管法兰周边零件的表面温度,避免容易着火的隐患,并且能解决发动机空间不足的问题,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为左排气管密封板,2为右排气管密封板,3为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4为隔热材料,5为隔热盖板,6为凸筋,7为簸箕形上围沿隔热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包括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3,左排气管密封板1,右排气管密封板2,排气管密封板与发动机排气管法兰平面连接,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3位于左排气管密封板1和右排气管密封板2之间,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3上方设计有簸箕形上围沿隔热罩7,左排气管密封板1和右排气管密封板2的连接平面上均设有凸筋6,左排气管密封板1与排气管密封板2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固定于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3的两侧,组成第一组合体与发动机排气管法兰平面连接,排气密封隔热连接板3外侧安装有隔热盖板5,两者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4,隔热盖板5和隔热材料4与簸箕形上围沿隔热罩7上方形状完全相似,均设计有形状完全相似的可叠置的簸箕形上围沿,三者通过焊接方法固定为第二组合体,从而具有隔热罩功能。第一组合体和第二组合体,也可以采取铆接方法固定为一体。左排气管密封板1和右排气管密封板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片或者两片以上。发动机工作时,在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与排气管法兰平面固定连接状态下,凸筋6能保证排气管法兰面的密封,带隔热罩的排气管密封垫的簸箕形上围沿,位于排气管法兰平面的左、右和上方,形成对排气管法兰处的热屏蔽,减少对其他零件表面的热辐射,降低了排气管法兰周边零件的表面温度,能有效改善排气管法兰部位的隔热效果,避免容易着火的隐患,并且能解决发动机空间不足的问题,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55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