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井用耐压传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5543.0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吴志勇;张正旭;朱舰桥;杨华;徐德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21B43/116 | 分类号: | E21B43/116;E21B43/1185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46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耐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过油管勘探和开采作业中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油气井用耐压传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作业射孔完井的过程一般分为有枪身射孔和无枪身射孔。有枪身射孔一般用于井筒内径较大的油气井射孔作业,且作业管柱不需通过油管;无枪身射孔一般用于作业管柱需通过油管的油气井射孔作业。无枪身射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特点,在特殊井况下无法用有枪身射孔代替。目前无枪身射孔作业中有一种典型的类型被称之为过油管张开式射孔作业,该作业方式一般是使用电缆将作业管串下放到目的地层,向管串中的释放雷管通入额定电流,使射孔弹解锁,由闭合状态旋转90度变成张开状态,再向管串中的承压电雷管通入额定电流,触发电雷管,继而引爆导爆索、射孔弹,完成射孔作业。如中国专利号“CN96220030.1”公开的一种涉及油田射孔领域的传导起爆装置。
现有传爆装置,连接在电雷管的右端,作为电雷管的一部分,使用时用高压胶带包缠。在使用时,左端导线与电缆连接,并用高压胶带包缠密封,其余部分整个暴露在井液里,承受30MPa-90MPa的压力。
现有传爆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1)有时会因为密封塞的密封失效,导致电雷管进水受潮失效,从而使作业失败。2)由于现有传爆装置与雷管壳体连接存在台阶,导致高压胶带包缠困难,容易因操作原因导致密封失效,致使传爆装置进水受潮,从而使作业失败。3)承压雷管的承压结构,因生产环节一致性偏差较大,容易引起承压失效。
综上,过油管张开式射孔作业结构复杂,导致其作业失败率较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其中的承压电雷管承压性能失效导致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传爆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油气井用耐压传爆装置,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承压雷管的承压结构因生产环节一致性偏差引起的承压失效导致作业失败,包缠可靠,作业失败率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气井用耐压传爆装置,包括电雷管、电雷管壳体、电雷管导线、传爆组件和导爆索,导爆索与传爆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雷管壳体与电雷管导线连接的一端为密封端,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传爆组件连接;所述传爆组件一端与电雷管壳体连接,另一端为呈直筒状的连接端,导爆索与连接端连接,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连接处的密封件。
所述传爆组件包括外壳和外壳内的装药件,外壳与电雷管壳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与电雷管壳体内壁配合密封的密封圈,外壳另一端为与导爆索连接的连接端。
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带,密封胶带一端位于连接端上,另一端位于导爆索上。
所述连接件为螺母,传爆组件的外壳上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台阶,电雷管壳体上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
所述电雷管壳体的密封端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槽至少为二个。
所述电雷管与电雷管导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位于电雷管壳体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雷管壳体与电雷管导线连接的一端为密封端,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传爆组件连接;所述传爆组件一端与电雷管壳体连接,另一端为呈直筒状的连接端,导爆索与连接端连接,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连接处的密封件,采用此种结构,整个装置一致性高,可避免承压雷管的承压结构因生产环节一致性偏差引起的承压失效导致作业失败,另外不需要设置密封塞,使电雷管不会进水受潮,提高了作业成功率,并且密封件密封时没有台阶,密封更可靠,进一步保证了作业成功。
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爆组件包括外壳和外壳内的装药件,外壳与电雷管壳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装药件和外壳采用组装式,有利于生产和便于组装,还可保证一致性,在密封槽内设置有与电雷管壳体内壁配合密封的密封圈,进一步保证了电雷管不会进水受潮,外壳另一端为与导爆索连接的连接端,便于组装和调整。
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带,密封胶带一端位于连接端上,另一端位于导爆索上,进一步保证了密封处没有台阶,提高密封的可靠性,且也便于密封胶带包缠。
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母,传爆组件的外壳上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台阶,电雷管壳体上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采用螺母将传爆组件的外壳和电雷管壳体连接,即方便设置外壳上的密封槽和密封件,又便于组装。
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雷管壳体的密封端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并且所述密封槽至少为二个,保证了密封端的密封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5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