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5095.4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9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傅学成;夏建军;包志明;王荣基;张宪忠;胡英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C5/02 | 分类号: | A62C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江增俊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压缩空气 泡沫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泡沫灭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泡沫灭火技术采用吸气式泡沫发生方式,管路中输送的是泡沫溶液,在泡沫产生器出口位置靠泡沫溶液射流而产生负压,从而吸入空气形成泡沫。而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是采用主动向泡沫溶液中注入压缩空气的方式,在管路中输送的是已经充分发泡的灭火泡沫。
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具有泡沫结构更细腻、均匀,泡沫稳定性更高等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灭火效能,节约了泡沫灭火剂和水的用量。另外,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是通过正压方式产生泡沫而具有低摩擦阻力、发泡倍数可控的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调整适宜的输送距离和泡沫参数。因此,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所具备的这些独特技术优势,为其在石油、化工、飞机库、车库等领域和场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有应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的灭火装置主要是以水的流量或压力信号控制泡沫液容积泵(如柱塞泵、齿轮泵等)的转速,实现泡沫液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空气压缩机作为气源,并采用平衡阀控制空气压缩机的流量,从而实现压缩空气与泡沫溶液的定量混合。上述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造价昂贵、操作及维护要求很高,目前主要应用于消防车等移动式灭火装备上,未见适用于针对特定保护场所和保护对象的固定式灭火装置。
另外,上述应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的灭火装置普遍采用空气压缩机的供气方式而限定了压缩气体的类型只能是空气,而无法使用其它气体,例如具有惰化灭火作用的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气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的应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仅应用于消防车等移动式灭火装备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要求较低、泡沫状态可调、并能根据需求使用不同类型气源的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装置包括水泵、压力泡沫液储罐、泡沫产生器和火灾探测控制器及其火灾探测器,特征是,所述压力泡沫液储罐由封闭罐体和密封连接于封闭罐体内壁的胶囊构成,封闭罐体的底面设有连接水泵的水管,压力泡沫液储罐其出口设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出口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的泡沫液进口相连接,水泵出口与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的水进口相接,本装置的储气瓶其瓶头电磁阀出口依次连接减压阀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出口连接于泡沫产生器的气体进口,所述泡沫比例混合器出口连接于泡沫产生器的泡沫溶液输入管,所述泡沫产生器出口连接有灭火泡沫主输送管,该主输送管与特定防护场所的泡沫释放机构相连接,所述特定防护场所设有火灾探测器,其输出的电信号输送至开关量火灾探测控制器,水泵电控电源开关和储气瓶的瓶头电磁阀的控制端与火灾探测控制器控制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水泵采用消防离心泵,出水压力为0.4~1.2Mpa。
所述储气瓶是由并列储气瓶构成的储气瓶组,各储气瓶的瓶头电磁阀出口均连接于汇流总管,汇流总管依次连接减压阀和单向阀,所述汇流总管设有安全泄压阀。
所述泡沫产生器由气液混合室、泡沫产生室和气液比调整柱塞组成,外壳和接合于外壳内壁的文丘里管构成气液混合室,设置于外壳的气体进口与文丘里管外侧凹部构成的气室相对应,文丘里管分布有连通气室与气液混合室的气孔,气孔总面积大于外壳的气体进口截面积,泡沫液输入管与外壳的后端连接并与外壳轴线具有30-45°交角,外壳封闭的后端设有对应文丘里管端口并沿文丘里管轴线移动的气液比调整柱塞,外壳的前端设置泡沫发生室,泡沫发生室由管状外壳和管状外壳中前后排列的扰流孔板构成,泡沫发生室的出口与输送灭火泡沫至特定防护场所的主输送管相连接。
所述特定防护场所的泡沫释放机构是以灭火泡沫主输送管末端为中心对称布置的固定管网,固定管网的各管末端设有泡沫喷头,所述泡沫喷头是开式喷头或闭式喷头。
所述特定防护场所的泡沫释放机构是油罐防护专用液上、液下泡沫释放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5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高倍泡沫灭火系统的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客车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