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84010.0 | 申请日: | 2012-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吕开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西诺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45/27;B29C49/48;B29C44/58;B29C4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等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用于压塑、挤塑、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等工艺。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均连通,为部分进料系统。
进料系统的作用是保证熔融塑料液快速进入充填型腔,同时当型腔充满塑料液后使浇口部的塑料液要迅速冷却封闭浇口,浇口处的塑料废料和型腔中的塑胶制品能够自动分离。现有塑胶模具的浇口有点式浇口、直浇口和潜浇口等形式,但均存在会在塑胶制品上留下封闭痕迹、影响产品美观度等缺点,难以满足高质量的塑胶制品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胶模具,所制塑胶制品上没有封闭痕迹,产品美观度好,质量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其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均连通,浇口依次包括首端、弧形段、末端和注入口,其中首端与注入流道连接,注入口与型腔连接,首端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的内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其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流量等于流速与过流截面乘积原理,在流量相等条件下,流速与过流截面成反比。塑胶模具使用时,熔融塑料液经注入流道和浇口进入充填型腔,浇口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弧形段、末端和注入口,浇口首端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的内径尺寸,首端的大尺寸可保证熔融塑料液进入时热量和压力损失小,而浇口末端内径尺寸小,此处流速增大,塑料液冷却迅速,迅速封闭,使产品成型开模后浇口末端的废料易与型腔中的塑胶制品断开,实现自动分离,保证塑胶制品的高精度和美观。
另外,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使得注入口的进口处塑料液流速再次增大,增强废料自动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胶模具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1、注入流道;2、浇口;3、型腔;4、首端;5、弧形段;6、末端;7、注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1、浇口2和型腔3,其注入流道1、浇口2和型腔3均连通,浇口2依次包括首端4、弧形段5、末端6和注入口7,其中首端4与注入流道1连接,注入口7与型腔3连接,首端4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6的内径尺寸。
注入口7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其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浇口2末端6的内径尺寸。
根据流量等于流速与过流截面乘积原理,在流量相等条件下,流速与过流截面成反比。塑胶模具使用时,熔融塑料液经注入流道1和浇口2进入充填型腔3,浇口2首端4的大尺寸可保证熔融塑料液进入时热量和压力损失小,而浇口2末端6内径尺寸小,此处流速增大,塑料液冷却迅速,迅速封闭,使产品成型开模后末端6的废料易与型腔3中的塑胶制品断开,实现自动分离,保证塑胶制品的高精度和美观。
另外,注入口7的进口处塑料液流速再次增大,更增强了废料的自动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西诺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西诺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4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状溴碘化银颗粒乳剂的化学增感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焦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