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熄焦装置的环形风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2307.3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钱志明;徐克良;张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明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6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装置 环形 风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具体是一种干熄焦装置的环形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干熄焦,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1000℃的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 130℃的低温惰性循环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低于200℃ )从干熄炉底部排出。
干熄焦装置主要包括冷却区、斜道区、预存区、锥体部、环形风道、一次除尘器等组成。其中,干熄焦环形风道是由外墙和内墙隔成环形的风道,熄焦过程是在砌有耐火材料的干熄室内进行的,熄焦时,从焦炉推出的红热焦炭经过预存区装入干熄室,焦炭面在环形风道中上部位置,通过冷却区进入的惰性气体在斜道区进行热交换,红焦被熄灭变冷,惰性气体带着热量进入环形风道,经过环形风道进入一次除尘器。装焦时由于炉盖的开启,带进部分空气,再加上需要的空气导入,在环形风道料位区附近会产生一些因为空气和一氧化碳作用而反应的爆震和燃烧,在炉盖密闭的空间内因为爆震和燃烧产生的热应力长期作用于环形风道的内墙上。由于环形风道内墙长期受到焦炭冲击及挤压、高温气体的冲刷、升降温引起的墙体温度不均以及可燃气体剧烈燃烧等原因影响,可能使内墙产生裂缝,发生凸起甚至坍塌,如果环形风道内墙发生坍塌,预存区的红焦就会进入环形风道,堆积在风道内,阻塞风道,使循环气体流动不畅,无法进行热量传递,会给生产带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在干熄焦装置上的新型环形风道结构,该环形风道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能够有效抵抗干熄室内热应力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干熄焦装置的环形风道结构,它包括内墙和外墙,在内墙和外墙之间形成环形风道,所述的环形风道内沿气体流动方向垂直设置通气式花墙。
所述通气式花墙包括由中间的侧楔形砖和两侧的拱角砖砌成的实体拱,在实体拱上用工字砖砌成若干层花拱,花拱两侧分别与内墙和外墙连接。
作为改进,在所述侧楔形砖和拱角砖之间铺设发泡聚乙烯板。在所述每层花拱之间铺设硅酸铝纤维毡。
进一步的,在所述花拱两侧连接内外墙之间铺设有硅酸铝纤维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通气式花墙的支撑,能够有效抵抗干熄室内料位区上部因爆震和燃烧产生的热应力;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极大的提高了炉体使用寿命;该结构简单宜于推广,与寿命提高的幅度相比增加成本甚微。
附图说明
图1为干熄焦装置在干熄室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式花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干熄焦装置的环形风道结构,它主要包括外墙5、环形风道3和内墙4,在环形风道3内设有通气式花墙2,该通气式花墙2的基础是由中间的侧楔形砖7和两侧的拱角砖8砌成的实体拱,在侧楔形砖7和拱角砖8之间铺设有厚度为10mm的发泡聚乙烯板9,以工字砖6在依靠侧楔形砖7所砌成的拱上砌5组花拱,每层花拱之间铺设厚度为10mm的硅酸铝纤维毡10。花拱两侧连接内墙4和外墙5之间铺设有厚度为5mm的硅酸铝纤维毡10。
干熄焦炉从下到上依次为冷却区14、斜道区13、环形风道区12和预存区11。红热的焦炭通过预存区11进入干熄室,焦炭在整个干熄焦炉内成堆状,焦炭堆的最上层位于料位区1内。惰性气体从冷却区14、斜道区13的不同部位进入,致使红热的焦炭快速熄灭并冷却,冷却后的焦炭通过冷却区14底部的排焦装置排出干熄焦炉,作为成品;惰性气体在冷却焦炭后带着热量进入环形风道3,再通过一次除尘器15后排出。预存区11很少直接接触红热的焦炭,料位区1位于环形风道区12中上部,料位区1的焦炭是刚从焦炉炼焦之后的具有1050℃左右的红热焦炭,同时装入红焦时会带入大量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焦炭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产生一定的爆震乃至于燃烧,爆震和燃烧增加料位区1的气体震荡,增加热应力,增加对环形风道区12顶部内墙4的作用力,当爆震或者燃烧剧烈时,所产生的巨大热应力将环形风道区14内墙上部破坏并推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明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明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2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