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热线节点连片及节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2283.1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5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宁和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黄晓笛;李淑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线 节点 连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热线节点的连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流行的电热线是单条的,全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线芯,导线芯套设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层,这样的电热线需要一直通电加热才能确保持续供暖, 为了使电热线不需要一直通电取暖,就设计了与电热线并行新电热线,新电热线的线芯为碳纤维,碳纤维线芯外套绝缘套。由于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持续供暖的特性,为了能够很好的使电热线均匀的加热供暖,需要在双电热线上设置多个节点,使电热线均匀的加热,因此就存在节点过大、难于制作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热线节点的连片,旨在解决节点过大、难于制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电热线节点的连片,所述连片包括底板以及尖刺,所述尖刺整齐排列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板相对侧边成锯齿形状,卷曲时底板相对侧边的锯齿形成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尖刺与所述底板垂直,且所述尖刺为多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片为导电金属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热线节点结构,该节点包括第一电热线、第二电热线以及连片,所述连片卷曲将所述第一电热线、第二电热线包裹于内、且压紧,所述连片上尖刺会穿透电热线绝缘层与电热线导体线芯连接构成节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节点还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套设于所述连片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电热线为第一导体线芯套设第一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导体线芯采用导电金属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电热线为第二导体线芯套设第二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二导体线芯采用碳纤维构成,所述第二绝缘层采用绝缘材料纤维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套为热缩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套为电胶布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板设置尖刺很好的将两电热线以节点的形式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电热线设置多个节点达到均匀加热的效果,此种节点过小,在节点外套设绝缘热缩管也就相当于两电热线并在一起大小,而且制作本节点操作简单,结构简单,利用常用的导电材料剩余的废料亦可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线节点连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线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线节点带绝缘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线节点带绝缘套挖设开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连片 11-尖刺 12底板 20-节点 30绝缘套 40-第二电热线 41-第二导体线芯 42-第二绝缘层 50-第一电热线 51第一导体线芯 52-第一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线节点连片,该连片包括尖刺11以及底板12,所述尖刺11置于所述底板12上表面,所述连片将电线包裹在内、且所述尖刺11穿透电线的绝缘层将两条电线呈并行排列节点式连接。
所述底板12相对侧边呈锯齿形状,卷曲对接时底板相对侧边的锯齿形结构形成配合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很狭小的空间,底板卷曲能够很好的紧固在电线上不易松动。底板12上表面设置有尖刺,尖刺能够刺穿电线的绝缘层与线芯相连接,使多条电线不用去除绝缘层也能够节点式连接在一起,尖刺11与底板12上表面呈垂直形式连接,所述尖刺11有多根,以整齐的列队形式排列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所述连片是以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导电金属材料可以是制造电线余下的盛料或是边料,即可用来制作连片。
图2、3、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线节点结构,该节点结构包括第一电热线50、第二电热线40、绝缘套30以及连片10,连片10卷曲将第一电热线50、第二电热线40包裹于内、且压紧,连片10上的尖刺11穿透第一电热线50、第二电热线40上的第一绝缘层52、第二绝缘层42与第一导体线芯51、第二导体线芯41连接。所述绝缘套30套设于连片10卷曲后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宁和,未经刘宁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2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