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泪囊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82178.8 | 申请日: | 2012-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邓慧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慧影 |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3000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泪囊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泪囊夹。
背景技术
在眼科临床工作中,眼局部应用各种滴眼剂是眼科治疗眼部前节疾病及眼部检查的主要给药途径。随着药剂学的不断发展,治疗和检查眼用药品种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常规检查用的一些散瞳药和治疗药物。如若使用方法不当,不仅作用慢、疗效差,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眼部给药时为了避免药液顺着泪道流入鼻腔内吸收引起过敏、中毒或减效,滴眼后常常嘱咐病人用手指压迫泪囊处,而病人因不了解眼局部解剖,虽已引导,但指压手法多有不正确,以及时间稍长,感觉手臂疲劳而放弃指压,因此有些高敏病人出现了一些全身性或局部性不良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泪囊夹,该新型泪囊夹通过皮肤接触片的设计有效的防止了滴眼液通过泪道继续下行,同时通过卡块和卡槽的设计使得右夹臂与右夹臂在使用过后可以更换或者消毒,避免了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泪囊夹,包括左夹臂、右夹臂、左手柄、右手柄,所述左夹臂与所述右夹臂前端内侧均设有皮肤接触片,所述皮肤接触片呈弧形,所述左夹臂与所述右夹臂末端内侧均设有方形凸起,所述左夹臂与所述右夹臂末端均设有卡块,所述左手柄与所述右手柄前端均设有卡槽,所述左手柄与所述右手柄通过转轴固定在一起,所述左手柄与所述右手柄末端均设有防滑螺纹。
所述皮肤接触片均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防止滴眼液通过泪道继续下行,进而提高了药效,减少了药物的全身吸收引起的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泪囊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左夹臂;2-右夹臂;3-左手柄;4-右手柄;5-皮肤接触片;6-方形凸起;7-卡块;8-卡槽;9-转轴;10-防滑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泪囊夹,包括左夹臂1、右夹臂2、左手柄3、右手柄4,所述左夹臂1与所述右夹臂2前端内侧均设有皮肤接触片5,所述皮肤接触片5均由橡胶制成,这样患者使用起来皮肤不会有疼痛感,更舒适,药液不能经泪小管排入泪囊继续下行,进而提高了药效,减少了药物的全身吸收引起的毒副作用,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方便,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所述皮肤接触片5呈弧形,所述左夹臂1与所述右夹臂2末端内侧均设有方形凸起6,避免了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进行治疗时,由于手部的力度一时没有掌握好,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伤害,所述左夹臂1与所述右夹臂2末端均设有卡块7,所述左手柄3与所述右手柄4前端均设有卡槽8,这样在使用过后将左夹臂1、右夹臂2取下来更换上新的或者消毒之后在进行使用,减少了交叉感染,所述左手柄3与所述右手柄4通过转轴9固定在一起,所述左手柄3与所述右手柄4末端均设有防滑螺纹10。
使用时,将皮肤接触片5置于内眦内侧异根部皮肤表面,轻压左手柄3、右手柄4下端,泪囊夹对泪囊区产生压力,此时可进行单眼或双眼的滴眼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慧影,未经邓慧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2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