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车流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2131.1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6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恩民;楚文慧;赵凯;马强;孙益民;周辉;张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65 | 分类号: | G08G1/065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片机 车流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车流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出行也越来越方便,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故障汽车量也在逐年攀升,对道路要求越来越高,道路的发展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这就造成了全国大中城市的道路拥堵不堪。交通拥挤增加了通勤时间,使得可用于工作的时间减少,而造成驾驶人及该区域经济上的损失;同时也造成驾驶员愤怒及烦躁,增加了他们的压力,进一步对驾驶员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擎在塞车时仍不断运转,持续消耗燃料,并且在堵塞时车辆必须不断加速、刹车,增加燃料的耗费,拥堵不仅浪费能源,也造成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有应急情况时,可能因为交通拥堵而难以达到目的地。有的城市采取了增加道路容量的办缓堵,此方法是解决交通拥堵最为基本的方法,包括拓宽或新筑道路,因为当汽车使用率增高时,就需要有更多的道路来容纳车流,不过此方法的流弊在于仅能增加道路面积,而无法“根治”交通拥堵,因为汽车数量并未随之减少,甚至有时,新辟的道路等于在无形中鼓励更多的驾驶人开车上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改善交通管理制度,提高道路利用率。本实用新型是在交通管理方面提供支持,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车流量检测装置,提醒驾驶员道路通行情况,减少交通拥堵事件的发生,不仅有利于环保、节约能源,也能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车流量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使驾驶员迅速判断道路通行情况,该装置带有三种颜色的显示灯,如果道路通行正常会显示绿灯,道路轻微拥堵会显示黄灯,道路拥堵时会显示红灯,提醒驾驶员绕道而行,避免使道路更加拥挤。另外,该装置还带有液晶显示,能实时的显示通过的车辆数目,更能直观的显示道路通行情况,对驾驶员起到提醒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车流量检测装置,由信息检测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组成。信息检测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依次相连,所述信息检测单元由对射型红外光电传感器构成,有物体挡住红外线时,对射型红外光电传感器即会产生一个信号,输送给信息处理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主要由Atmel公司的Atmel89C52单片机构成。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液晶显示和LED灯显示两种,液晶屏显示采用的是1602液晶。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车流量检测装置,安装交叉口处的车道上,一个车道安装一对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当有车辆经过时,光电传感器给信息处理单元发送一个信号,信息处理单元根据两个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判断脉冲数,进而计算出车流量,并且控制液晶显示和LED显示。此装置提高车辆检测的方便性,节省检测时间,实时的对车流量进行检测,具有制作方便,电路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施例给出的基于单片机的车流量检测装置的硬件结构,包括信息检测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信息检测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一次相连,该装置安装在道路交叉口位置,从而起到检测车流量并显示的目的。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对射型光电传感器采用Autonics的BM系列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BM3M-TDT透过型光电传感器,有效检测距离为3m,一般的车辆宽度也在2m以下,完全满足要求。采用12V电压供电,供电电源采用直流12V的电源适配器,可以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12V的直流电。抗振动的性能比较好,振幅1.5mm,频率10-55HZ,各个方向。抗冲击力是50G。BM3M-TDT型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有车辆经过时就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传给单片机,由单片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2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幕影院系统
- 下一篇:光伏发电远程监控用用户终端数据采集及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