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线传输对中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81857.3 | 申请日: | 201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嘉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4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线 传输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化生产中使用的生产线传输对中机构,可应用如钣金件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机械与工业自动化设计领域。
背景知识
在工业化生产现场,通常地需将同一板料在多个连续的工位之间进行传输,在穿梭作业过程中板料相对于装备的对中精度最为关键。
现有钣金件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板料的系列加工并不是同一工位完成的,但却基于同一校准参考系,即各个冲压操作的对中尺度标准是一致的。
较为常见的解决手段是电磁类型输送装置与至少两台对中设备的配合使用,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又如公开下述内容的在先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33299,名称为机械手冲压自动化生产穿梭对中机构,其主要方案是穿梭对中机构具有两导引架,导引架上设有由电机驱动可水平运动的水平轴,还设有可由水平轴带动做水平运动的对中框架,对中框架上设有对中槽;水平轴的两端设有滚轮,皮带的一端接导引架,另一端绕过滚轮接对中框架;两导引架支架设有横梁,电机和减速机设置在横梁上,减速机两侧接传动轴,传动轴端部装有齿轮,在水平轴的内侧设有与前述齿轮相配合的齿条。
上述申请方案中,对中操作主要是由人工辅助对中框架完成的,对中完成后的板料在到达设定位置后,再由上料机械手进行后续的传输作业,缺少在传输过程中针对对中结果的保障手段,一旦上料机械手与对中框架的校准参考系存在偏差,或是上料机械手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偏移等问题,依前述对中框架的对中操作精度就会相应地降低,甚至完全颠覆前述的对中操作。
另外,板料生产的尺寸差别较大,上述申请中并未对不同规格尺寸的对中操作提出通用性的改进方案。
再者,人工辅助对中框架的对中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自动化控制畴,人为因素的干扰既会影响并降低对中精度,同时也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上述现有技术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以上料机械手为代表的传输机构并不参与对中操作,上料机械手与对中框架之间校准参考系的一致性仅能通过部件加工精度、以及现场装配精度来保证,但仍不能满足板料在传输过程中的对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产线传输对中机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取传输机构参与对中操作的结构与控制方式,即传输机构沿生产线传输方向进行对中,对中机构完成的是沿生产线横向上的对中定位,在多个工位之间传输机构本身校对参考系一致的前提下,板料能够在多个工位之间保持同一水准的对中结果,以期实现较高的对中精度、相应地提高板料自动化生产的加工质量。
另一设计目的在于,简化了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对中的难度、无需人工干预,且期望适用于不同规格型号板料的对中操作,真正实现自动化生产。
另一设计目的在于,简化了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对中的难度、无需人工干预,且期望适用于不同规格型号板料的对中操作,真正实现自动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生产线传输对中机构主要包括有:
沿生产线传输方向设置的送料机械手、以及设置于送料机械手两侧的一组对中平台装置。
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对中平台装置具有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的连接架,在一侧连接架上设置有托料毛刷与固定侧定位部件,在另一侧连接架上设置有托料毛刷与活动侧定位部件;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活动侧定位部件沿其底部第一导轨相对于连接架往复移动;
所述的送料机械手,具有一导轨,以及安装于导轨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以往复移动的一组机械夹爪,在至少一个机械夹爪上连接有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以沿生产线传输方向往复移动的挡块。
如上述基本方案,送料机械手、对中平台装置均设计有相向位移的部件,在板料放置于对中平台装置后,对中平台装置的活动侧定位部件实施沿生产线横向的对中定位,而送料机械手的挡块实施沿生产线传输方向的对中定位。
因此,在无人工辅助干预的前提下,送料机械手与对中平台装置是处于同一校准参考系的、共同完成不同方向上的对中定位,更易于完成对中定位的同步性、对中精度的一致性。
另外,送料机械手在连续传输作业中,仍可保持沿生产线传输方向的对中定位,从而避免对中精度下降,保证整条生产线冲压等作业环节的加工质量。
为进一步地保证送料机械手在传输过程中的对中精度、以及多个机械夹爪在对中、传输操作上的一致性,可采取如下改进方案:
在一组机械夹爪之间连接有同步连杆,即辅助以机械部件的硬件连接来提高动作的 协调性与精细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嘉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嘉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1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空间厅室平面布局结构
- 下一篇:一种附胶进气管垫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