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的冲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0532.3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洪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昌河模具厂;广西象州共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支架 总成 纵臂梁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模具,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的冲缺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为一端是倾斜直扁管、另一端是水平直扁管、中间为多段变截面弯扁管的变截面梁,该纵臂梁在倾斜直扁管端的端部设有一缺口,在中间的多段变截面弯扁管上开有一圆孔(参见图3~图4),其制造难度较大。现有的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的制造方法一般包括如下工序:裁断、硬型芯预成型、硬型芯成型、整形、切割、钻孔;其中,工序切割一般采用激光切割来切割出缺口,而由于激光设备的价格昂贵,切割所需消耗的电能也非常大,因此,其生产成本较高,不适于在微小型企业中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的冲缺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的不足之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的冲缺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分别安装在上模板、下模板之间的Ⅰ号工序装置、Ⅱ号工序装置,所述的Ⅰ号工序装置包括上刀A安装板、压力传导块、上刀A、下刀A、退料板A,所述的上刀A安装板通过连接柱安装在下模板上,压力传导块安装在上模板与上刀A安装板之间,所述的上刀A浮动安装在上刀A安装板上,下刀A固定安装在与上刀A位置相对应的下模板上,所述的退料板A通过导柱安装在上刀A安装板一侧的下模板上;所述的Ⅱ号工序装置包括上刀B、下刀B、压料板以及退料板B,所述的上刀B固定安装在上模板上,下刀B安装在与上刀B位置相对应的下模板上,所述的压料板固定安装在上刀B一侧的上模板上,退料板B通过导柱安装在下刀B一侧的下模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下模板与退料板A、B之间的导柱上还套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上模板顶部还安装有模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的冲缺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生产成本低: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冲缺模具对工件进行冲缺口处理,代替了现有的激光切割,不仅可省去价格昂贵的激光设备,也可大幅度降低激光切割所需消耗的电能,从而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质量稳定: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Ⅰ号工序装置和Ⅱ号工序装置分别对工件进行冲缺口处理,其尺寸比较稳定,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适于在微小企业中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的冲缺模具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2: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的冲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1:主视图,图2:图1的左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各元件的标号如下:
1-上模板,2-模柄,3-下模板,4-Ⅰ号工序装置,401-上刀A,
402-下刀A,403-上刀A安装板,404-压力传导块,405-退料板A,
5-Ⅱ号工序装置,501-上刀B,502-下刀B,503-压料板,
504-退料板B,6-导柱,7-弹簧,8-工件。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图2中公开的是一种用于汽车后轴支架总成纵臂梁的冲缺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3以及分别安装在上模板1、下模板3之间的Ⅰ号工序装置4、Ⅱ号工序装置5,所述的上模板1顶部还安装有模柄2。
所述的Ⅰ号工序装置4包括上刀A401、下刀A402、上刀A安装板403、压力传导块404、退料板A405,所述的上刀A安装板403通过连接柱安装在下模板3上,压力传导块404安装在上模板1与上刀A安装板403之间,所述的上刀A401浮动安装在上刀A安装板403上,下刀A402固定安装在与上刀A401位置相对应的下模板3上,所述的退料板A405通过导柱6安装在上刀A安装板403一侧的下模板3上。
所述的Ⅱ号工序装置5包括上刀B501、下刀B502、压料板503以及退料板B504,所述的上刀B501固定安装在上模板1上,下刀B502安装在与上刀B501位置相对应的下模 板3上,所述的压料板503固定安装在上刀B501一侧的上模板1上,退料板B504通过导柱6安装在下刀B502一侧的下模板3上。
上述的下模板3与退料板A、B之间的导柱6上还套有弹簧7。
工作时,首先将工件8安装在Ⅰ号工序装置4的退料板A405上,并使工件需冲缺的端部固定在下刀A上,通过上模板1带动压力传导块404给上刀A安装板403施加压力,从而可使浮动安装在上刀A安装板403上的上刀A向下运动,在上刀A、下刀A的作用下,可使工件的端部被冲缺掉一半;然后再将工件8安装在Ⅱ号工序装置5的退料板B504上,并使工件需冲缺的端部固定在下刀B上,通过上模板1带动上刀B向下运动,在上刀B、下刀B的作用下,可使工件的端部被冲缺掉剩余的另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昌河模具厂;广西象州共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昌河模具厂;广西象州共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0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轮旋压成型的模具组
- 下一篇:磁免疫传感器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