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磨及其磨辊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79941.1 | 申请日: | 2012-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4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文;崔龙啸;蒋星坚;李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F16J15/16;B02C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温泉 |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磨磨辊,尤其涉及立磨磨辊的密封结构及具有该立磨磨辊的立磨。
背景技术
立磨是一种理想的大型粉磨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电力、冶金、化工、非金属矿等行业。它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级输送于一体,生产效率高,可将块状、颗粒状及粉状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状物料。
磨辊装置是立磨中的关键部件,其使用的轴承都是大型轴承。轴承的价格占整机比重较大,其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立磨的运行和成本。由于磨辊在高温高粉尘环境下工作,振动较大,故轴承承受较大地冲击负荷。轴承使用,除了设计合理以外,轴承的润滑以及油的清洁度非常重要。在恶劣的工况下,如何让保证粉尘不进入轴承内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磨辊密封设计对于磨辊轴承而言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的磨辊密封设计尚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磨及其磨辊,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磨辊密封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磨磨辊包括辊轴、装配在所述辊轴中间台阶处的轴套、轮毂、轴承、透盖、摇臂装置和风压密封结构,所述轮毂通过所述轴承装配在所述辊轴的前端,所述轴承位于所述轮毂的内部,所述透盖的一端装配在所述轮毂上,所述透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套相接,并且所述轴套与所述透盖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摇臂装置装配在所述辊轴的尾端,所述透盖上设有密封圈,所述摇臂装置内设有高压气充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压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架,呈套管状,套设于所述辊轴外部,所述密封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摇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架的第二端上辊轴一 侧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透盖上的密封圈之间形成环形高压充气间隙,所述高压气充气腔通过所述摇臂装置与所述环形高压充气间隙连通。
根据上述立磨磨辊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透盖的另一端通过直角弯折形壁部中的竖直部分与所述轴套相接,所述直角弯折形壁部中的水平部分与所述轴套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透盖上与所述直角弯折形壁部中的水平部分相对的外缘处,在所述间隙处设置有由两道油封和一道尘封构成的动密封结构。
根据上述立磨磨辊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两道所述油封相邻设置。
根据上述立磨磨辊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尘封远离所述轴承,两道所述油封靠近所述轴承。
根据上述立磨磨辊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轴套的外侧,在所述动密封结构的所述摇臂一侧设有盘根座和耐油盘根,所述耐油盘根位于所述盘根座中,所述盘根座固定在所述透盖上。
根据上述立磨磨辊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轴套上与所述油封接触的部位的表面光洁度Ra为0.8~1.6。
根据上述立磨磨辊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轴套上与所述油封接触的部位的表面硬度HRC为50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磨包括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辊为上述立磨磨辊之一。
由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立磨磨辊密封结构中,风压密封结构阻止了粉尘进入密封风腔室内。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轴承室的两道油封和一道尘封及耐油盘根可以保证粉尘不会进入磨辊轴承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密封装置设计合理,保证磨辊轴承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减小故障率,减少立磨检修次数,降低检修费用,增加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磨磨辊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风压密封结构、轴套、透盖等部件结合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立磨磨辊实施例的整体及局部结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辊轴1、轮毂3、轴套4、轴承31、透盖32、摇臂装置2和风压密封结构。其中,轴承31位于轮毂3内部,辊轴1前端通过轴承31与轮毂3连接在一起,透盖32通过螺栓固定于轮毂3上,轴套4装配在辊轴中间台阶处,透盖32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轮毂3上,透盖32的另一端通过直角弯折形壁部(即“”形壁部,另外,在本申请文件中所提及的“直角弯折形”一词均是指“”形)的竖直壁部部分与轴套4相接触,该“”形壁部的水平壁部部分与轴套4之间形成安装后述动密封结构的空隙,摇臂装置2通过锥套与辊轴1尾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未经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9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