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蒸汽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9650.2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2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文凤余;董宪彬;王勇;彭修聪;赵林善;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F28B3/04 | 分类号: | F28B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回收技术,具体地说是废蒸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的一种废蒸汽余热回收装置,主要由换热箱、设置在换热箱内的废蒸汽列管式换热器和气凝水列管式换热器、气凝水池构成,废蒸汽列管式换热器的废蒸汽进口与废蒸汽输送管相连,废蒸汽列管式换热器的气凝水出口与气凝水池相连,气凝水池与气凝水列管式换热器的气凝水进口相连,气凝水列管式换热器出口与将软水送会锅炉的软水回流管相连,换热箱连接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输送管。在锅炉蒸汽排放时,因汽量过大,换热效果不佳,且因为换热器本身产生的阻力,造成排放蒸汽减压达不到0.5Mpa设计要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废蒸汽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废蒸汽回收装置,节约水资源,减少成本浪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废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容积罐、冷却水供给装置,所述容积罐的侧壁上开设蒸汽进口,底部开设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却水供给装置通过冷却水管道连接至容积罐内腔上端位置。
所述容积罐内腔上端位置与冷却水管道相连的为喷头。
所述喷头下方的容积罐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孔板。
所述蒸汽进口正对着的容积罐内部位置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和冷凝水出口之间的容积罐内部也设置有孔板。
所述容积罐上端还设置有安全阀。
所述冷却水供给装置为喷射泵。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注汽锅炉蒸汽排放通过限流孔板实现等级减压,最后经过扩容器,一部分蒸汽排放到大气中,一部分冷凝水外排,蒸汽通过限流孔板将压力降低至最高0.5Mpa,以确保安全排放。通过计算设计,将扩容器改装成一个喷水减温混合器,使用喷射泵将清水自上而下进行喷洒,并与蒸汽进行充分混合,降低蒸气温度,使蒸气凝结为水,然后这部分水在自然压力作用下回收到水箱,进行重新利用。
节约水资源,减少成本浪费。每次锅炉注汽启停运都达到1个小时以上,这部分水量大约是60吨,而这部分水是经过除盐的低盐水,每吨低盐水成本在10元左右,每年可以回收30次计算,可以节约成本1.8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废蒸汽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蒸汽进口1、导向板2、孔板3、安全阀4、容积罐5、喷头6、冷却水管道7、喷射泵8、冷凝水出口9。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1所示,废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容积罐5、冷却水供给装置,所述容积罐的侧壁上开设蒸汽进口1,底部开设冷凝水出口9,所述冷却水供给装置通过冷却水管道7连接至容积罐内腔上端位置。所述冷却水供给装置为喷射泵8。所述容积罐内腔上端位置与冷却水管道相连的为喷头6。所述喷头下方的容积罐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孔板3。所述蒸汽进口正对着的容积罐内部位置设置有导向板2,所述导向板和冷凝水出口之间的容积罐内部也设置有孔板。所述容积罐上端还设置有安全阀4。
该装置由喷射泵、容积罐、安全阀、孔板、喷头、导向板组成。容积灌蒸汽进口连接锅炉蒸汽排放口管线,冷凝水出口连接水箱。当锅炉打开蒸汽排放前,先开启喷射泵,然后打开蒸汽排放阀门。排放蒸汽经过减压后进入容积罐,进入容积罐的蒸汽因为气液两项,温度较高,与冷水直接相遇容易发生水击现象,因此在清水和蒸汽间增加三道孔板,同时蒸汽进入容积罐后经过导流板,可以使蒸汽能够平缓的向上分散,此时经过喷头喷洒的冷却水经过一层层的孔板与上升的蒸汽混合变成冷凝水流向罐底部进过管道输送到水箱中。
针对油田用注汽锅炉排放时蒸汽直接排放的现状,论证了回收排污蒸汽的可行性,并提出改造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蒸汽在用汽设备中释放出汽化潜热后变成同温度的饱和冷凝水,经疏水阀排出用汽设备,这部分冷凝水含有大量热量,一般占蒸汽总热量的20—30%左右,因此若回收冷凝水作为锅炉补水或闪蒸汽利用,不仅节约工业用水,更节约大量燃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9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远程打印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更新通知的方法